宗人没有为难太久,也没落得抱头撞墙。消息传入王宫,侍人飞奔传旨,开中都城四面城门,迎四位诸侯入城。
与此同时,太子淮驾王车出迎,仪仗中设礼乐,出宫前即奏响,象征对四大诸侯的重视和礼遇。如此尊荣,未有其他诸侯能够比肩。
礼乐声中,气氛不断推高,中都城内人声鼎沸。
卒伍迅速就位,利落扛起门轴。
奴隶喊着号子,双腿用力蹬地,手臂和肩背肌肉隆起,合力转动木盘,缠紧手臂粗的绞索。
木盘延伸出三米长的木杆,每根都需双臂合抱。木头表面凹凸不平,雕刻猛兽飞禽图腾。边缘处有暗色痕迹,似凝固的血痕。
中都城战火熄灭,战斗的痕迹无法全部抹去。
时至今日,城内氏族坊仍未竣工,接近一般的建筑需要重建。国人坊也未全部修复,新起的建筑同旧屋隔街相望,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坊墙颜色使新旧之间泾渭分明。
绞索牵引,发出阵阵吱嘎声响。
城门后的吊桥放下,砰一声砸过护城河。
尘土飞扬中,厚重的城门缓慢开启。
郅玄四人接到旨意,彼此致意后分开,由侍人引路,分别前往不同的城门。
初秋的风卷过,带着粟麦的清香。
绘有图腾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四国甲士全副武装,在行进间列成方阵。全部昂首挺胸,雄姿英发。
阵前战马长嘶,鼓角齐鸣,虎跃龙骧。
鼓角声传入城内,压下礼乐钟磬,浩荡如九天玄音。
中都城有四座城门,其中三座常年关闭,仅留一门出入。
今日四门俱开,专为迎接四位诸侯。
此等荣耀前无古人,城民震撼不提,先一步抵达的国君们得知消息,也纷纷走出下榻处,摆出仪仗,共迎四大诸侯。
鼓角声告一段落,礼乐声仍在继续。
细听会发现乐声不只源于城内,城外同有音律相和。
长啸声忽起,震动耳鼓,如锐器劈断硬木,又似刀锋裂开绢帛。
众人凝神静听,长啸声从四面传来,连续不断,音调高低起伏,在碰撞中逐渐变得和谐。
大开的城门处,十多名披发赤足的巫逐一现身,手持骨器和青铜器,一边腾挪跳跃一边高声祝祷。
巫的装束大同小异,身上的图腾和脸上的巫文有很大区别,颜色和形状彰显各国特色,显得截然不同。
西原国尚黑,北安国慕红,东梁国好青,南幽国多彩。
四国的巫竞赛一般,声音不断拔高,踏足的动作越来越疾,越来越重。每一步踏下皆伴着念诵和长啸,手中的骨器和青铜器随之摆动,诡异且神秘,仿佛在沟通祖灵,祭祀先民。
在某一时刻,四国的巫同时停止动作,从腰间拔出匕首,雪亮的刀身浮动寒光,森冷慑人。
“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