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权倾朝野攻x隐忍皇帝受(23)

(二更)你看到的是孟千舟,但你的心不这么认为。

话音落下, 谢景怔愣了片刻。

他扯了扯唇角,只是那唇角浅淡的,尽管已经尽力,但挤出来的笑意还是有些勉强。

“你误解了, 救他的另有他人。”他摇摇头, “孟千舟执意如此,我也无法——”

穆山显打断他, “在我面前还要隐瞒么?”

只这一句, 就把谢景所有的话咽了回去。

他抿了抿唇,“……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难猜。”穆山显把他垂在耳边的发丝别了过去, “方才他提起雪山救命之恩时,我看你几次欲言又止, 就猜到了。”

倘若那时的孟千舟平心静气、好好地和谢景聊一聊, 或许就能发现其中的异常。可惜他太过自我,谢景有口难言, 最后只能就这样错过。

其实这段主线剧情,只要穆山显动动手就能避过,谢景永远不会知道孟千舟背叛的原因, 但他没有。他赌的就是对方的自私和自大。

自大到孟千舟竟然会认为,即便是到了眼下的局面,谢景也不会真的和他离心。

显然这一次,老天站在他这一边。

“后悔吗?”穆山显问他, “想必孟大人现在还没走出承天门, 陛下想反悔还来得及。”

谢景摇摇头,“他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 我又何必再去动摇他的决心?”

起初他确实想过将真相全盘托出, 或许这样还能让对方清醒一些。但犹豫之间, 不知不觉就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后来不说,是因为觉得没必要了。

今天就算不是沈知雪,换成其他人恐怕也是一样的结果。他和孟千舟之间就算没有雪山之恩,也有这多年来的君臣之情,孟千舟明明知道,但还是选择了让他立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他再开口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让对方觉得这是摇尾乞怜的挽留罢了。

更何况当初救人时他并未想过挟恩图报,这么多年,孟千舟几番试探他都不曾给回应,也是因为不想让两人之间的情谊变质。

“或许,我和他之间本来就不该有这么多交集。只是多年前的一次偶然,造就了这么多年的错误……”谢景自嘲道,“往好处想,这何尝不是一种修正呢?与他而言是如此,于我亦是。”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1],”穆山显道,“世间烦恼无非都与这几个字有关,到最后不过就是后半句,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罢了。”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谢景把这既个字反反复复噙了好几遍,心道喜公子这话倒像是深谙独生独去之道似的,但若真的看淡,又何必来求今生的因果呢?

只是对方不愿意说,他也没有再问。

当晚,谢景做个了久违的梦,梦见了他第一次遇见孟千舟的情景。

那年是一个丰雪年,他偶然听闻寒山寺的梅花开得格外好,上完香之后再去山下的街市走一遭,格外热闹。谢景从小长于深宫之中,还从来没见过凡间的闹市,正好那几天他念书念得有些乏累,便瞒着父皇和母后、带着蜀桐和另外一个小太监,悄悄摸摸地出了宫。

寒山寺在半山腰处,因为山路积雪,马车打滑,他便让蜀桐留在山下看着马车,和小太监徒步上了山。

上完香、吃过素面后已是晌午,因着大雪连绵不断,山路不好走,他们便在寺中静等雪停。

等到再次下山时,他就在路边发现了不小心滑落山崖、碰到脑袋后昏迷过去的孟千舟。

彼时的孟千舟年纪虽然小,但已经长得很高了,倒在雪地里跟个小土包似的,把谢景吓了好一跳。他赶紧让小太监去探了鼻息,发现人还活着,便立刻让他回寺庙里找和尚过来救人。

要说起来,孟千舟也算是福大命大,当时,谢景并没有要亲自救他的打算。

可是那小太监不知是迷路了还是出了意外,一直没有回来。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太阳日渐西沉,如果过了宫门下钥的时辰,他就回不去了。

谢景心里又急又气,还有些担心延误了救援的时机,犹豫之下,还是走了过去把那个受伤昏迷的少年翻了过来。

那人脸上还沾着些许凝固的血迹,就在他看清那个人的五官的瞬间,他怔住了。

……

“!!”

谢景忽然从梦中惊醒,翻身坐起,重重地吐出一口气。一摸,背后已是一片湿冷的汗。

烛火烧至后半夜,光线昏暗了许多,鹅黄床幔随风轻晃。他发了一会儿呆,直到心脏的跳动逐渐恢复了正常的速度,才缓缓转过头去,光影交错下,喜公子在他旁边静静地睡着。

前一阵谢景病着,穆山显为了方便照顾他,时常留宿在永安宫。谢景一开始还有些拘束,但也不知怎么的,渐渐地就习惯了。

偶尔喜公子不在,他还会睡得不太安稳。

如今喜公子在他身边,可他还是做了噩梦,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