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回京(2)

皇位难辞 花笙酿 4271 字 2个月前

从出了建州, 进入京畿起,周昭宁再未露过面。封离也察觉到了异样,不再和程寅往外跑, 经常一整天下来都安安稳稳坐在车内。

封离发现,周昭宁这一路很少见谁,倒是文书一直有处理。他懒得去看,也不知道具体是有些什么事, 但周昭宁这两日竟然对他也视若无睹起来,这等异常他想不察觉都难。

似是有什么大事压在他心上,表面风平浪静, 内里暗潮汹涌。

可北境暂平,颍州水师从直沽撤回, 京中有太后理政, 如今还有什么大事?封离疑惑, 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

进入京畿之后,过了台宁县便是京城,还没等他观察明白, 他们已到了京郊。此番北上,除了北境守军,还从京畿调动大军十余万, 这次带回的便是调动的京畿守军。

大军凯旋, 并不全部入城游街,否则非出乱子不可, 只有功勋卓著的千余人进城,其余兵士回京畿大营。这都是惯例, 各级将领早已安排妥当,大军在京郊分道。

太医一直没出现, 显然是为了拖垮他这个伤患,毕竟在皇帝看来,他已是到了生死不明、四处求医问药的地步。这陷阱,看来他已然跳了,周昭宁数日未收到徐清安和卫国公世子程毅的消息,毋庸置疑,京中已生变。

皇帝率百官郊迎,已在城门外摆好阵仗。斥候来报,周昭宁略微惊讶,转念一想是理所应当,毕竟以皇帝的心性,必是要探一探他的虚实的。而且他若自以为掌控京师,又岂会怕这区区一千人?

周昭宁猜测非虚,皇帝确实自认为已掌控京师,这还要从三日前说起。

大军将出建州境时,皇帝联合信国公在朝会上发难,部分效忠皇帝的龙武卫和羽林卫围困金明殿,将百官全部擒拿,逼迫太后。

太后震怒:“皇帝,百官在此,俱是江山社稷之栋梁,你怎能如此无礼?!”

皇帝冷笑:“母后怎么能说朕无礼?诸位爱卿只要好好效忠于朕,朕一个都不会慢待。如何?要表忠的尽可站出来。”

“陛下承先帝遗命,乃是正统,臣从始至终效忠陛下,忠心不二!”

“臣忠于陛下,望陛下明察。”

“微臣是忠臣呐!”

一时,不少曾经的信国公一党纷纷表态,也有一些原本的中立派倒戈。

皇帝大悦,环顾金明殿,问:“还有吗?你们可要想好了,这天下是封氏的天下,朕乃是天命所归的帝王,谁也别想动摇!如今周昭宁生死未卜,你们不会还指望他一个异姓王吧?”

这时,却有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人站了出来。

明川侯在羽林卫的刀锋下站起身,扬声说道:“自从陛下被禁足后,贵妃娘娘已大半年未能拜见,她日日以泪洗面,形容消瘦。她母亲每每进宫,都心痛如绞,回府说与臣,臣亦是感同身受。只是臣早已无兵权,身为外戚,又为太后娘娘忌惮,过去未能为陛下尽力。今日陛下重掌乾坤,愿效犬马之劳!”

“好!好!好!”皇帝连说三个好,亲自将明川侯扶了起来。他被禁足大半年,听说郑贵妃心中念着他,想起昔日郑贵妃的好,顿时心头火热。

“待朕肃清朝政,便将贵妃册封为皇后!”皇帝满口承诺,明川侯亦做感动之态,一派君臣相得。

“郑海,皇帝暴虐无道、自私狭隘,你女儿就算做了皇后,亦是亡国之相!”太后怒斥,指着明川侯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