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时分, 国事已毕。武皇在宫中设下大宴,宴请各国使臣,听国乐,赏妙舞, 享各色山珍海味。
炙肉是吐蕃与突厥人最爱吃的, 鹿肉、兔肉、羊肉各有烧炙之法,这两国使臣吃得连连称赞。鱼肉与鲜虾是东瀛人的最爱, 他们一边吃一边赞许大周厨子的厨艺高超。至于那些胡人使臣, 没想到在大周的国宴上也能吃到自家口味的胡饼,一顿国宴, 各品滋味。
即便是酒,林林总总都有十余种口味。
席间听大周最好的乐师奏响天籁之音,从丝竹雅乐到西域胡曲,只要是世间叫得出名字的好乐, 今晚这些乐师们都一一重现。
宫舞不局限于汉家歌舞, 有胡姬献舞, 舞天下纷纭,也有伶人带着面具以舞叙事,演绎百年春秋。
所谓大国, 便是海纳百川, 大周第一次大国之宴, 不仅让各国使臣都开了眼, 还让文武百官也开了眼。
今次国宴各项事宜,皆由礼部安排,牵头之人便是太平。起初武承嗣还冷嘲太平,主次不分,将坊市中的下等胡姬也请入宫中献舞。今夜看来, 一切安排得恰到好处。
大宴虽不是明晃晃的政事,却也代表着一国的待客之道。
太平如此安排,彰显的是大周的包容之量,百花齐放,并未掩盖大周独树一帜的风姿,正因为大周国宴上重现了各国的乐曲与舞蹈,反衬出了大周舞乐的大国风范。
自卖自夸,独显一家之长,那并不是大国之量。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这才是一个大国,一个君王该有的风采。
武皇今晚高兴极了,不必动武,便能让使臣叹服,不必吆喝,便能让官员心悦。她作为天子的第一个大朝会,一定会在青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武曌,虽是女子,却半点不输其他君王。
想到这里,武皇将酒盏移向裴氏,“再斟一盏!”
裴氏担心武皇喝多了伤身,连忙劝道:“陛下已经喝了很多盏了。”
“今日高兴,朕要与诸位臣工喝个痛快!”武皇缓缓站起,捏着酒盏横臂裴氏面前,扬声道:“诸位使臣,朕敬你们一盏!”
武皇都发话了,裴氏怎敢不添酒?当下给武皇斟了半盏。
“嗯?”武皇不悦地斜睨了她一眼,“斟满。”
裴氏只得添满。
武皇这下舒坦了,众位使臣敬然站起,与武皇一起饮下一盏。
“裴氏,再斟一盏。”武皇将酒盏递向了裴氏。
裴氏为难地看了看不远处的婉儿。今日是国宴,虽说厍狄氏也该侍奉在侧,可这两日裴光庭身子不好,所以武皇给了她特旨,让她在裴府安心照顾独子。是以,此时此刻,裴氏唯一能指望的便只有婉儿了。
婉儿起身,垂首道:“陛下,还是少饮……”
“你也小瞧朕的酒量?”武皇没让婉儿说完,便打断了她,“朕的酒量好得很!信不信,他们都喝倒了,朕还能再喝!”
武承嗣趁机附和道:“陛下想喝,你们一直拦阻,是想抗旨么?”
武皇眯眼笑笑,看向了武承嗣,“魏王懂朕!”
话都说到这一步了,谁还敢再劝武皇少饮呢?婉儿忙给太平递了个眼色,太平刚欲开口,武皇便指向了她。
“太平,来,给朕斟酒。”武皇完全不给太平反驳的机会,“这是诏令。”
既是诏令,自然太平不敢抗旨。
太平无奈,只得提起酒壶,走近武皇,给武皇斟满一杯,小声劝道:“阿娘还是少喝几盏,喝多了会伤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