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草原生存记 芃县令 3182 字 2个月前

贺兰定扶额, 遮掩去脸上的疲惫€€€€虽然在走上这条道路的时候就早有准备,可是一条条人命摆在眼前,还是令人无法坦然释怀。

“下不为例。”贺兰定声音无悲无喜, “这种屠杀的行径传出去, 下一回攻城, 谁敢投降怀朔?还不都得誓死抵抗。”

“明白!”斛律金道,“我一定好好说道说道侯景那小子。”仅仅是说道几句,惩罚是不可能的。

“扣他一年的军饷。”贺兰定却不能不罚他,不然早前立下的联盟军条例就要成废纸一张了。

“另外私下送一只千里眼给他, 作为此次胜利的褒奖。”贺兰定已经意识到,侯景确是一名勇将, 可也是一头恶狼。他日, 侯景要是因为理念而叛离怀朔联盟军,那可一点不稀奇。

“注意着些侯景的心理动向。”贺兰定提醒斛律金,“他手下顶多五千人,不能再多了。”

斛律金点头应下。

正光五年五月,势如破竹的起义军在怀朔受到了第一棒阻击, 被起义军占领的沃野、武川两镇相继被怀朔夺回。

联盟军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派谁去接手这两个军镇?

不仅要守城, 还要内部治理, 尽快恢复生活生产€€€€两个军镇都被起义军吃空了, 没有粮食,也没有牛羊。

怀朔联盟军和起义军的目的不同。起义军如同蝗虫一般,打哪儿吃哪儿,根本不顾后勤,基本就是以战养战,吃空一座城池再打下一座城池。

而怀朔联盟军要的是长治久安,打下一个地盘就要将此地牢牢掌握,而不是当做一次性消耗品,用过就扔。这无疑增加了整体难度。

经过一通商议,贺兰、斛律、窦家、段家各出两人,共计八人为主要负责人前往治理沃野和武川。依旧是斛律家负责军队统率,窦家负责战后经济恢复,段家负责军功擢升和思想教育,贺兰家则为监察使,都督三方工作。

就在贺兰定努力将沃野、怀朔、武川三镇连成一片打造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大魏烽火四起,各地起义不断。夏州、幽州、凉州、营州等地寇盗蜂起。

“营州?”贺兰定一惊。

阿史那虎头可在营州挖铁矿呢!

要是营州沦陷,铁矿石运不出来怎么办?

就在贺兰定等人商议着怎么援驰营州的时候,鹰隼送来了营州方面的最新消息。

阿史那虎头:“不要担心,就是我干哒!”

原来,北境之乱传遍大魏,在营州的阿史那虎头也收到了消息。原本阿史那虎头就和高句丽王勾勾搭搭的,此时见北境已乱,朝廷根本管不到他们这边陲之地。两人一拍即合€€€€咱们不如也反了吧!

高句丽王高安道,“倘若朝廷派兵来平,咱们再投降就是了。”他对于大魏给柔然王和高车王的优待早有不满。心道,果然是会闹的孩子有奶吃。如今自己也闹一闹,大魏说不得还能给自己些好处呢。

各地起义四起,洛阳朝廷根本无暇顾及€€€€虱子太多,抓不过来。只能集中兵力先平定北境军镇。

于是,一番商讨之后,朝廷派出了尚书令李崇为使持节、北讨大都督平定北境。之前的元€€被破六韩陵打败后就被削除官爵了。

“李崇?”贺兰定记得这个大臣,之前就是他提出将军镇改制为州郡,同时恢复镇民身份,提高待遇。可惜此政策并未被朝廷采纳。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李崇已经七老八十了吧?”贺兰定不过才二十四五岁都被认定为“高龄老人”了,这个李崇都七八十岁了,还领兵打仗?大魏朝廷是真的没人了?还是这个李崇有什么过人之处?

心中存了疑惑,贺兰定派人去探消息。结果阿昭的情报却抢先一步到了。

送信的人竟然是老熟人!刘记商行的大掌柜之一:刘乾!而与情报一起送到的还有一百斤黄金。

“贺女史心忧故乡,我便亲自过来跑一趟了。”刘乾向贺兰定行礼。

贺兰定:??!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儿?!

刘乾心中的震撼一点不少于贺兰定。往年,他知道贺兰定年少不凡,日后定有一番作为,但是他没想到,贺兰家还有个更加不凡的贺兰昭。如今都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了!

刘乾简要说明了来龙去脉:刘腾死了,阿昭接手了刘腾的各项遗产€€€€政治人脉以及经济命脉。

我滴个乖乖!贺兰定心道,我的妹妹牛逼上天了!

阿昭的来信将朝廷上的动静一一道来。原来,让李崇这么个真正的高龄老人领兵平叛是皇帝的意思€€€€他认为之前李崇提出的“改军镇为州郡”给了六镇镇民非分之想,结果白日梦没成,才有了如今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