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林清和又和他们两个说了好些关于新学堂的事情,并嘱咐他们要在民生报上,好好宣传一下新学堂。

随着新学堂窗户的安装完毕,林清和最后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问题就领着学子们离开了新学堂。

游语梦一行人也拿到了足够的采访内容。

最不舍的还是光宁和光瑶,游语梦三人,恋恋不舍地盯着新学堂的玻璃。

齐华月只说了一句,日后还要来这里教学,三人就迅速远离了新学堂。

*

第二期的县报内容丰富,让县城里的百姓目不暇接。

定江县内的客栈酒楼稀少,规模也不大,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增添新生意。

这不,有间小酒楼特地找了个识字的说书先生,在说书之余,新添了一项,念定江县的县报。

刚开始的时候,名声不显,随着第一期县报的反复传播,慢慢地有了点声色。

定江县就这么点大,酒楼客栈的数量十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谁家有什么新鲜手段,一下就看出来了。

因此,第二期县报发行的时候,定江县内,凡是做酒楼客栈占点大的地,都招了个识字的人,用来念县报。

不念不行啊,不念人都跑去其他家了,本来就没什么人,不念就更没人了,更别说,现在是十一二月的月份,往来行商少之又少。

别说肥皂,肥皂现在对面的元江县卖得更好,许多行商都误以为元江县才是发源地,足见左夫人几人口风紧,想要的也多。

望江楼便是第一家首先开启宣讲县报的小酒楼。

望江楼占地不大,因着修建了三层高,站在三楼一眼就能看见不远处的川江,将定江县一览无遗。这两样算是望江楼的一大特色。

望江楼的东家如今笑眯眯地看着到点就往他店里跑的百姓,也不拘有钱没钱,光是这个人气,就比别家好。

即便是别家酒楼客栈也开始县报了,又如何,第一家始终是特殊的。云临江笑着看下面坐得密密麻麻的百姓。

好在他生了个好女儿,县报第二期一出来,他就新鲜赶上了趟,不用求着县衙的门路,也不用等着高价买学子的县报,女儿就直接送来了酒楼。

他还是第一家念县报第二期的酒楼。

云临江站在三楼,笑容满面地看着楼下看台。

此时,说书先生已经说到了县报的第二张末尾,正好讲到了县衙新学堂的报道。

“县衙新学堂本意是为了方便县衙中不识字和算数的衙役进行学习和提升,为了更好地对百姓讲解定江县内下发的政令。白县令感念定江县内仍有大批不识字的百姓,因此,特别告知新学堂来者不拒,分文不收。县衙新学堂建立于……花费……占地……”

说书先生念完这一段话之后,根据经验留了一些时间给台下的百姓反应讨论,顺便喝点茶水,润润干涸的嗓子。

“这是真的吗?比上篇停下的肥皂坊招工更加离奇,官府就真的那么好,不会我们一进去就要按着不交钱不给出来吧?”有人怀疑。

“嗨呀!这还能有假,我跟你们说,肥皂坊早就开始招人了,就在秋收交粮那会儿,精着呢!刚开始只要些妇人,消息瞒得紧紧的。县报第二期这会儿出来,好位置早就被人占了。”

“我媳妇儿就去肥皂坊,待遇真不错,一个月的工钱能有七八十文!”说话的男子骄傲极了。

“这么说肥皂坊比新学堂好啊,不说了,我去肥皂坊那里看看。”

“别啊老兄,先听完县报啊,再说了,县令都要衙役强制去的新学堂识字念书,一看就比肥皂坊好啊!”

“对啊!学会了字,去哪都有人要,说不定还能捞个小管事当当!”

“就这些?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关心水泥坊的事情,我想进水泥坊当差啊,这一看以后就不缺吃喝!”

说起这个,百姓的话题又转了转。

“刚才说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翻年开春就能修完定江县内所有的村镇,这路好走了,行商来得就更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