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教谕又翻翻这两张民生报,大部分内容都是青山学子所写,里面还有青山蒙童的文章,他刹时无语怔愣。
最后,乔教谕的手翻开了最后两张,一看右上角,定江县学子报,版面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三种不同的报,版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格,令人一眼就能辨清。
乔教谕快速翻看着学子报上的文章,花团锦簇,内容虚浮,千篇一律,毫无灵魂,还比不上青山蒙童写的民生小八卦,蒙童在里面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建议。
乔教谕站在原地,手执薄薄的六张县报,重若千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乔教谕最后还是决定找个时间和白琅月谈谈县学今后的发展,他白琅月毕竟是县令,县学可是在县衙底下开设的书院,总不能总是和青山书院合作,他们自己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吧。
在江缘等书院私塾固执己见的时候,乔教谕已经开始偷摸着为县学的发展考虑了。
学子前期写文章虚浮,千篇一律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一般是通过游学和自己的见闻积累经验,将之容于文章之中。
现在,处于发展革新的定江县就是一个好去处,参与其中得到的经验对于灵通的学子来说,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
林清和不知道他的同行们这么多戏,他现在快被气炸了,这些学子怎么就听不懂他讲的东西呢,明明那么简单。
他坚决不承认是他教学水平垃圾,他教林槐夏一点就通,现在都能自己动手自行设计琉璃样式,玻璃样式了。
蒋川等人站在原地战战兢兢,隔行如隔山啊院长,他们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匠人的手艺,自然是什么都不懂。
杜晃就更加胆战心惊了,他们这些学子分成两拨,他一个人跟着林槐夏,蒋川几人跟着好脾气的林清和。
杜晃羡慕地看着蒋川几人,真好,他想换换。
林清和在原地转了个圈,平复自己的心情,安慰自己,自古以来,辅导孩子课业都不容易,君不见,现代父母辅导小学生写作业,被气得送进了医院,他算好的了,起码没有被送进医院救治。
“行了,我再说一次,我们从简单的开始,槐夏你也一块过来,我讲不到的地方,你给他们做补充。”林清和选择和林槐夏一起教导,不再分开进行教学。
林槐夏没有意见,带着杜晃就过去了。
杜晃如蒙大赦,一溜烟跑进了蒋川几人中间,他也不好过啊。
林清和一边进行讲解,林槐夏一边拿着工具在他们面前进行演示。
烧得通红呈橘红色的琉璃材料在林槐夏的手中乖乖巧巧,随着她的动作任意变化着形状,林清和语调轻缓柔和,不疾不徐。
最后在林槐夏手中成型的是一株开得正盛的广玉兰花。
“这使用的是自由成型法,通过剪子,镊子,钳子等工具对可塑态的玻璃直接制作,形成工艺品。”林清和详细地解说着,“除此之外,还有吹制,拉制和压制。”
紧接着林槐夏又把林清和说的这三种玻璃制作方法一起演示了个遍。
剩余的琉璃,林清和计划着等杜晃几个学子学会了玻璃的制作再开始。
琉璃比玻璃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要经过二十多道的程序,花费十多天的时间,不像玻璃在他的院子内都有成品的材料可供练习。
玻璃与琉璃的制作工艺上,有好几个类似的步骤,学会了如何制作玻璃,琉璃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林清和看着学子们笨拙的动作,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多多练习,以后还要靠他们几个教其他的学子。
于是,林清和开口了,“杜晃,蒋川你们几个要赶紧学会啊,你们的同窗还要靠你们教,玻璃厂的未来就靠你们传承技艺。”
杜晃没有蒋川他们几个表面功夫做得好,神情变化之大,脱口而出,“什么,我们还要教其他人?”
惹来林槐夏冷冷一瞥,杜晃赶紧收好了表情,和蒋川一样,眼观鼻,鼻观心。
林清和一笑,“你们也不用那么紧张,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做官的途径吗,特科也是其中的一种。琉璃和玻璃在大光中相当的稀缺,价值高昂,可以为大光创造出许多财富。”
林清和提出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