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于铁听得认真,手指不断来回揉搓着,“不知道这个进货,一块肥皂怎么卖?”

他们家底薄,又供着一个读书人,虽说是蒙童,那也要不少的银子啊。肥皂便宜还好说,要是贵了,那就没办法了。

“于老伯,你放心吧,便宜着呢,一块成年男子手掌大小的肥皂在县城卖二十文,我们是取巧了,切成了一块切成了二十小块,还不小,一文钱一块卖,利润可观。”左丘栾眼含笑意,将肥皂售卖拆开了说。

他们是一次课业,一次商业实践活动,可是对于老伯来说,应该能吃上一顿有菜有肉的饭。

左丘栾已经决定再卖一次就收手,实在话,吃完饭后,他打量着于老伯的家,比他家下人住的房子还要简陋。

即便如此,于老伯招待他们的时候还是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粮食。

这点,杜晃深有感触,他单独第一次来的时候,于致悦几个小孩看着他吃饭,馋得流口水了。

于铁又就着买卖肥皂的话题和学子们多聊了几句,看见其中有学子昏昏欲睡的困倦神情,就此打住了话题。

其实问的也差不多了,杜晃甚至让于铁去肥皂坊进货的时候,报上他的名字,速度快到秋宜年都来不及阻止就说完了。

一行人换着赶车回到了县城,马车上约定好了三天之后再下一次卖肥皂,不见不散,各回各家。

*

近来这段时间可谓是定江县书院的震荡期,青山书院的书院交流会和修路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接连而来的小书院私塾抱团进入青山书院的蒙童交流也是他们意想不到的,还有旬休时到处都能看见青山学子活跃的身影。

无论是摆摊卖货,还是百姓当街口口相传的青山院报,无一不令其他书院私塾们感到措不及防。

可是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且不说书院交流会上青山书院花样百出的揽客手段,是哪家清贵的书院私塾能做出来的事,将读书人的清净地变成喧闹的街头市井,简直有辱斯文!

修路更加不可能了,有哪个读书人不上进学业要去和小吏们一起去修路,还和力役们混在一起!

倒是传遍大街小巷的院报大有可为的地方,就是造纸坊难了一点,他们光是维持书院正常运营就很难了,就算有余钱去做院报,那也得不偿失。

就在此时,林清和那小子居然从官府那处传来了需要其他书院供稿给定江县报的消息,这可把他们给乐坏了,可,仔细想来,又惊觉不对。

县衙什么时候和青山书院如此亲密了,县里什么时候有钱能做县报了,现在还向他们征集县报需要的稿子?

这一切都要打上一个问号,林清和真的有那么好心。

远山书院为首的几个小书院私塾们倒是热情得很,就算是农忙时节也传信到各个学子家中,让他们多写一篇文章上来,连书院里的先生们都拿起了笔写上了一两篇,以备不时之需。

“兀那小儿,居然连新来的县令都与他勾结在一起,居然把县报如此大的事情交给一个不识数的年轻人!”江缘书院的院长愤恨不平,拍着桌子,眼里激射出两道嫉妒的光芒。

让县学来操持这份院报都比林清和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子来得好。

顾院长不满地看着院里的教书先生们,这里既有原先青山书院的教书先生还有江缘书院本身的先生,更有顾院长从四处各地收集而来的教书先生。

先生们面面相觑,眼中皆是不可置信,定江县什么时候要有院报了,他们怎么不知道。

“院长,为何不将那小子从县报的位置上拉下来,让我等共同管理?”其中一位先生没什么见识,不清楚官场如何运营院报,自然是有话就说。

“哼!要是能那么简单就好了!”顾院长冷哼一声,冷冷看向那名先生,“你们知不知道,此次的县令是林启春那厮的关门弟子,和林清和那小子一同学习长大,其中情谊自然非比寻常,又岂能是我等能撼动的!”

那名教书先生被顾院长说得脸红,讷讷不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室内寂静,呼吸声清晰可闻。

顾院长眯着眼看着窗外清翠修长的绿竹,“为今之计,只有向县报供稿才行,那岂不是太令那小子猖狂了,不行,还是得供稿才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坐下的教书先生沉默不言,全都静心听着顾院长的话,江缘书院早已成为对方的一言堂,更何况这座书院还是对方一手创办建立的。

再也不会有人比顾院长更加关心江缘书院的发展了。

“既然如此,院长我等就让学子们好好准备这次县报,争取在这次的县报中出彩亮相。”离顾院长最近的一位教书先生摇着一把素白的折扇,沉吟说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