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粮食动人心

佳人多癖 贺心渔 2084 字 3个月前

经过几天紧张的调拨, 兵丁和粮食都已到位, 谢平澜被杜昭叫了去叮嘱一番,于五月二十四这天率大军悄悄启程。

随他同行的除了一干武将, 还有杜昭的长子杜乐文以及女扮男妆的明月。

京城去永州石安有数条路可以走,谢平澜选择了童向雁之前的行军路线。

出发后的第三天开始下雨,虽然雨势不是很大, 但这个季节的雨往往一下起来就没完, 谢平澜叫副都统狄化成率领五千人马前头探路,中军以及押粮队先等一等,他预感到前路不会十分太平。

果然, 当天夜里就接到狄化成派人回报,前面路途上的琼花河不知什么原因下游排水不畅,河水满溢,泛滥成洪灾, 灾情到是不严重,地方官已经在组织民众抗灾,并且征调了沿河所有船只, 准备送大军过河。

如此一来,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涉水而行, 人和战马将就着能过,粮食一旦泡了水就完了, 只能另寻它路。

明月心想:果然来了。

她问谢平澜:“这看起来像是人为的,逼我们的押粮队改路,你准备怎么办?”

谢平澜道:“没关系,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密州军刚打了败仗,童向雁那里急等着援兵,正常情况下谢平澜应该率大军先行赶去,留个稳妥的副将改道运粮,晚上几天再到双桥镇会合。

不过谢平澜偏反其道而行,他将此次同他搭档的都统常锋找来,如此这般,面授机宜,将大军主力交给常锋率领,他则带着明月以及一众亲随亲自押送粮草。

常锋很警觉,问道:“大人,可是有人想打咱们粮草的主意?”

谢平澜道:“看这样子,八成是了。”

“大人如此可是要引蛇出洞?那也没必要亲自涉险,我留下来会会他们。”

“没事,我琢磨着来的若是故人,正好可以做点别的事。”

常锋虽然自认和谢平澜交情非浅,但话说到这份上,他不好再细问,只得怀着好奇依令行事:“若是如此,不如叫少帅跟着大军先去永州。”

谢平澜点了点头:“由他决定好了。”

他们没有瞒着杜乐文,杜乐文虽然年少,却因着家学渊源,敏锐地觉出来谢平澜的这番举动不同寻常,道:“是不是有热闹瞧?我要跟着谢叔叔。”

常锋率大军开拔,亲兵穿了谢平澜服饰假冒他掩人耳目,谢平澜留下来督粮这事只有小范围的军官知情。

大军走后,押粮队伍滞留两天,前方水灾还有没缓解的迹象,好歹这场雨是停了。

兵丁们得到命令,调头往回走二十余里路,改道榆昌。

熟悉地形的老兵免不了唉声叹气,这一改道多出来三五天的路程不说,途中也艰苦得多,等到出了榆昌县城,往南百余里全都是荒山野岭,风吹日晒,吃饭也只能吃携带的军粮,这还没到永州,就先把罪遭上了。

等到了榆昌,榆昌县令同谢平澜是旧识,押粮队在县城休整两天,之前派出去的斥候纷纷传回消息。

榆昌往清风崖附近似有不明身份的队伍出没,人数还不少。

杜乐文头一回随军出征,听说似是发现了敌踪,兴奋异常,就像个小尾巴似的缠着谢平澜,想得到上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