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州通判宦成下狱这事叫谢平澜呆怔了一瞬。
明月去过密州, 对密州知府姚鸿煊和通判宦成都有所耳闻, 这两个都是所谓的京城派。
密州是杜昭的龙兴之地,姚、宦二人几乎算是他麾下数得着的文臣。
宦成以通敌下狱, 姚鸿煊就算能摘得干净,也肯定会受到影响。汤啸这是打算趁着谢平澜不在,大肆排除异己, 将同朝廷沾亲带故的那些官员全都除掉么?
明月估计不到谢平澜会有什么反应, 看他很快就恢复如常,没事人一样同身边人有说有笑,不禁倍感诧异。
她心里藏不住事, 在谢平澜身边转了一圈,觉着若不问明白了,今晚怕是睡不着觉。
“喂,宦成被汤啸抓起来了。”
谢平澜循声望来, 见她两手叉腰俏生生而立,不由笑了笑:“我又不聋,听到了。”
“你就不准备给汤啸点颜色看看?不像你谢平澜啊。”明月面露狐疑。
谢平澜成竹在胸:“我猜杜昭也是这样想的。”
“啊?”
“书信往来算什么, 谁无亲朋故旧,那些靖定籍的文官同朝廷藕断丝连杜昭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汤啸不会蠢到抓着这点不放,宦成下狱肯定是有别的罪证, 至于为什么放出这等风声来,多半是杜昭想我沉不住气,出去为他奔走。”
这是杜昭想逼谢平澜出山的小花招么?明月这才知道谢平澜辞去差事, 离开京城,杜昭其实是不怎么情愿的。
“这次你准备袖手旁观了?”
“对。”
谢平澜说到做到,京里不停有消息传来,都是些汤啸又打压了谁,密州军的京城一系中谁又倒了霉,谢平澜听过就算,半点不为所动。
不但是密州军一方,永州的朝廷这半年当中也有不少变化。
七月初,先皇后所出的皇长子病逝。
原本皇长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谢、李二妃虽然受宠,但她们的儿子年纪尚小,谢贵妃的儿子今年九岁,李贤妃之子才刚四岁,时不时还得叫大人抱着,再加上不是嫡出,故而对皇长子够不成威胁,可现在随着皇长子的丧事办完,就到了李、谢两家各展神通的时候了。
论资历,贵妃要在贤妃之上,但贤妃有景国公父子支持,相较之下,谢家虽是一门双侯,两位侯爷在朝中都没有太大作为,给谢贵妃的支持就远远不如李家。
天下人都觉着他们两家且得明争暗斗些时候,而平南王司徒翰的态度在其中举足轻重,司徒王爷若是倾向哪位皇子,哪位皇子便占据绝对优势。
八月中秋前后,景国公遣媒人为世子李克明向平南郡主提亲,不出意外地被拒了。
但两家没有因此产生龃龉,八月底皇帝从丧死的悲痛中缓过来,出人意料下了圣旨,立李贤妃所生的皇七子为太子。
谢家在这场太子之争中败下阵来,眼下后位虚悬,太子之母自然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谢贵妃失去的不仅是儿子来日君临天下的机会,还有垂涎已久的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