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结局中。

朱府。

饶是已经嫁过了七个闺女, 但对于这个年岁最小,且还是唯一嫡出的闺女,朱大人总觉得自己的心情颇为不平静。

倒是府上的大管家, 因着操办亲事经验格外得丰富,早不早的就准备好了一切, 甚至几年前就开始盘算着如何给嫡出的八小姐筹办婚事了。

因着清军入关也没多少年, 京城里的老百姓嫁闺女都是走旧例的。包括朱大人前头的那七个庶女, 一应的规矩都是依着早些年的习惯来的。

但眼下的情况到底不同。

一则, 这是他唯一的嫡出女儿,哪怕他府上女儿多了不稀罕,嫡出总归是要比庶出金贵很多的, 合该多上心一些。

二则,他本人虽是汉人,可他夫人却是个满洲姑奶奶。

得亏祖宗不知道这个事儿啊!!!

祖宗之前就反对路谦娶朱大人家的闺女, 但他其实也不是非要针对朱家, 而是瞧不起朝廷上的任何一家。

道理很简单,他所认可的人, 那必然是忠于明朝的。而明朝的忠臣,此时又在哪里?

在地里呢!

明朝的那些个忠臣, 被皇帝搞死了一半,被死太监杀了不少,又在清军入关时,被清军或杀或降的。只有一些见势不妙直接跑了的, 那也是就此归隐山林, 可便是那些人,在祖宗眼里,都是逃兵都是叛徒。

总之, 满朝上下就没一个是能让祖宗满意的亲家。

路谦就觉得很不可理喻,这祖宗莫不是想让他去地底下找媳妇儿?

因为两边直接没谈拢,在后续的三媒六聘过程中,祖宗压根就没参与。

在他看来,这门亲事就不能结,反而是后续的像宅子怎么修缮布置、彩礼要准备什么礼物、定亲的时候该怎么办席、成亲需要邀请谁等等……

这些重要吗?

祖宗的眼界可高了,事实上他生前,甭管是自己娶媳妇儿,还是给儿子、孙子们娶媳妇儿,都没在这些琐事方面上过心。说白了,他是那个制定方向和策略的人,一旦定下人选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无关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错过了最重要的剧情。

朱大人啊!

他如今的这位夫人,压根就是个满洲姑奶奶。

确切的说,朱大人的原配是个汉人,只是原配发妻去得早,他当时一心扑在朝廷要事上,况且他的发妻是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的。也因此,对于是否续弦一事,他其实也不是很在意。自然,当时的府上后院,也是美人如云。毕竟,是否续弦是一桩大事,但纳个妾什么的,又无所谓的。

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命,原配发妻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但妾室们生的却都是闺女。前头还可以说是原配发妻私底下搞了什么,但等到发妻没了呢?

那时候,管着后宅的是他亲娘,朱家的诰命夫人,自是不会跟一院子的莺莺燕燕过不去。况且,哪个当祖母的不盼着子孙满堂?只恨孙子不够多,是断然不会私底下做什么的。

等这样过了一些年,因为朱老太太将府上的中馈管理得妥妥当当,加上朱大人又有儿有女,什么都不缺,愣是没将续弦一事提上议案。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说,别看朱大人如今这模样是普通了点儿,可他都已经年过六旬了!

搁在年轻时候,他那样貌不说貌比潘安,但放在京城里的那些青年才俊里……反正相貌好的没他有出息,有出息的没他样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