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最近一阵忙得人都快傻了,等他好不容易忙完,没想到看星星的变成了四个人。
不是吴先生带着师母来了,而是宋婉来了。
老太太都快九十的人了,没想到还能长途旅行,也没提前说,看到人的时候竺年整个人都吓傻了,叫了三个太医给老太太把了脉,确定没事才把心放下去。
宋婉笑呵呵的,也不管身边究竟跟着多少个大夫:“我呀,就想看看这天下,没想到还能看到天上。也不知道老天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她这一辈子,见过了太多太多的苦难。
她不明白,明明人们已经那么努力在为了一碗饭一块布拼命,却还是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她做了很多,她的父辈、子孙辈也做了很多,却还是不够。
竺年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略带了一点叹息地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之于天地,不过是沧海一粟。老天爷才懒得管我们呢。”
“竺穗,要是你这一辈子到了头,还没法把这天下管好,那什么时候才能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 老上都╯^╰:大泥洼,大泥潭,送人都不要!
北上官员⊙△⊙:太子造的!
北上官员>ω<:欲购从速!
北上官员⊙△⊙:卧槽,才一个时辰,怎么就没了?
(完)
第二百四十章 万家灯火 ...
竺年有了字,但很少会有人叫他竺穗。
他听到宋婉这么叫他,还愣了一下,对于问题倒是没多想:“本就不是我一个人,我这一代能做完的事情,得世世代代坚持才行。反正人只要在做,整体向好,总会越来越好的。”
宋婉追问:“那究竟得到多久以后呢?”
“快的话两三百年?慢的话一两千年?看王叔他们有多给力了。”照目前的进度,他应该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工业起步。等农用化肥领域的科技树再点亮,剩下的就会简单一些。
竺年说的时候,下意识在掰指头。
他这个小动作自己没注意到,周围的三个人都看在眼里。
初春的夜晚,夕照原上的篝火哔啵作响,飞溅出一些火星。
竺年不觉得有什么,回头去和御厨们一起张罗晚上的吃喝:“星星要等天全暗了再看,咱们先吃东西!哥,你要去打猎吗?”
“不去。一会儿天就黑了,咱们带的东西够,都别进林子了。”尉迟兰神色不变,像是一点都没察觉到宋婉和吴灲两人剧烈的情绪起伏。
吴灲看他要跟着竺年一起走,赶紧叫了一声:“芳儿啊,你慢点儿,陪我坐会儿。”
尉迟兰看着两人,假装不解地回头:“怎么了?台子太高了?”
为了方便摆设望远镜,竺年让人用混凝土浇筑了一个高台,也不是很高,没几级台阶,主要是为了平整。有台阶有坡道,上去一块平地,周围圈了栏杆,连个顶棚都没有,特别简单的一个台子。
吴灲没力气跟他斗嘴:“我就是琢磨着……”他是去过很多地方的人,知道很多百姓私底下供奉祭拜竺年,无论是财神也好龙王也罢,百姓们心里头都清楚自己祭拜的“神仙”是竺年。他的学生也沾到了一点光就是了。
被人建生祠祭拜的人不多,但也不少。
但凡对当地百姓做了好事的,当然也有一些出于阿谀逢迎上官建的。
以前他总觉得竺年的民望太高,虽然结合他做出的事情,也算合理;但年纪轻轻一个小儿,怎么能够做出这么多的事情呢?
他的学生尉迟兰,已经是他所见过的各方面都最好的年轻人了。尉迟兰比竺年还大三岁,可尉迟兰做不到竺年那样。
尉迟兰要是当皇帝,当然能够比宋恒、宋淮之流强得多,但顶多就是比肩大月的开国皇帝宋仁,或者会更强一点,但也有限,总不会太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