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二臣贼子 张参差 2680 字 4个月前

昨儿他刚怀疑苏禾、皇后立储之心不统一,如今就得了印证€€€€苏禾确实是想扶二殿下登位。但他身为外公,若先嫁祸、再大义灭亲检举赵岐谋害朝臣,委实不妥。索性以退为进,看似帮赵岐说话,其实是利用皇上的疑心、自大让他与赵岐离心。

赵晟经不得半分拂逆,一旦心生芥蒂,赵岐冤不冤枉就已经不重要了。

皇上脸色果然难看了:“岐儿?你是说岐儿怕朕与晏初龃龉,才阻止老师还朝?”

“陛下,这小佳言辞闪烁,请陛下明察,还大殿下公道!”苏禾继续将捕风捉影玩得明明白白,“这小佳背后必然有人故布疑阵,恳请陛下明察。”

赵晟猛一拍桌子,冷哼道:“故布疑阵?上次辰王之乱,赵岐就刁买人心,这惯像是他做出的事。如今还没恢复太子位又手段复施!惯会借助朕衬托他宽和仁义!”

“陛下息怒,”刑部尚书乔璞出列道,“此事微臣乍听便疑点极多,岔头也多,不如待微臣与三司合力将事情细节捋顺,再交予陛下定夺。”

赵晟白他一眼根本不接话,看向郑铮:“老师明知朕要‘杀’你却没在路上逃走。实在要感谢老师大局为重,才让朕看到朝堂中暗流涌动,”他阴阳怪气被唾沫噎了一口,顿挫片刻,“老师被山匪‘劫掠’,过了大半年安闲生活,此次若非被人发现行踪、又是朕要晏初亲自去接,是否就听人劝告,从此采菊东篱下去了?”

言外之意是郑铮怕李爻被牵连才还朝。

郑铮自从上殿见礼之后,一直没说话,脸色青白、撑着精神看苏禾作妖。

他现在被赵晟一脑袋糨子糊了满脸,慢悠悠站起来,躬身行礼:“老朽坠崖之后,一直身体不好,有心回来力不从,上月末才刚将身体养好,即便没人发现,也是要回来的。”

赵晟冷笑:“老师回来做什么?自证清白、力证信安城赃款是有人攀诬吗?”

这怎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李爻听话题越发跑偏,行礼插话道:“陛下,老师昨夜还发高热,连串的案件又暗流不熄,还是等老师养好身体,再做论断吧。”

结果,皇上与郑铮几乎异口同声:“晏初不需多言。”

李爻:……

他心下大骇。

郑铮在秦川时是一副看开了的模样,刚才在城外拍着胸口说不较劲,乱事了了要去种花给他看……怎么进了皇城门,脑袋又拧成一根筋了!

老拧种跟大混账僵持下去必然不会有好结果。景平暗中筹措,好不容易换来赵晟不再计较旧事……难不成要毁于一旦!

赵晟见李爻脸色不善,向殿前武士道:“康南王还朝辛苦,请到一旁奉茶歇一会儿。”

“王爷请。”殿前武士即刻领命,一左一右请李爻“喝茶”。

李爻只得到一旁坐下,暗想现在还能有什么歪招出奇迹。

可眼下即便他当殿犯病,也只能是把景平吓个半死。

于正在较劲的二人无可左右。

正在这时,殿外传事,说铎戌还朝交令。

赵晟迟疑片刻还是道:“让他上来。”

铎戌风尘仆仆,大步上殿,行礼之后,赵晟问:“招安的山匪安置了吗?”

结果铎戌躬身大礼,手捧政令:“奴才有负圣恩。”

“讲完,别让朕一句句问你!”赵晟脸色铁青。

铎戌赶快道:“奴才领命在瞻天道尽头与常老将军汇合交接,老将军前脚带人转还幽州,招安山匪便发生暴/乱,局面迅速失控,只得……武力压制,最后尽数斩杀。尸身原地掩埋了。”

李爻听到“尽数斩杀”四字,眼前猛地花了,幸亏他是坐着才没踉跄,不动声色地阖了阖眼,恍惚劲儿瞬间过去了。

他悲愤交加地想:紧赶慢赶,还是没拦住赵晟朝令夕改。

所谓暴/乱是否真如铎戌所述,根本不用找谁问,瞻天道埋尸之处尽是证据。

赵晟听罢一脸不屑:“罢了,本也不是善类。传令给常老将军,让他看好了流民,莫要再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