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3473 字 4个月前

所以,为什么是定州呢?

大家吵成一团,赵煊将目光看向他们的座位上,好,都没有垫子,我看你们吵到什么时候去,大家吵啊吵,吵到日落西山,赵煊自己懒得吃饭,就叫大臣们吃饼,但故意让内侍少添一点水,果然他们吵的声音就低了下来。

最后,他们横看竖看,也看不出定州的险要之处。

定州到底哪里好?

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定州里面一定有金矿!”

不然宗望非得要这座城池干什么?肯定是里面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好东西,那什么是好东西?反正金矿、银矿、铁矿,总有一个算吧。蛮夷果然就是蛮夷,一点都不懂得战略,他要定州,我们决不会给定州,但他如果要沧州,也许我们就会考虑考虑,给他定州。

笨啊!

他们想了想:“如果官家不放心,可以遣中官往定州前去探看,以防有变。”

赵煊把目光投向李伯玉,李伯玉对他摇摇头:“即使定州没有金矿,也不能割让。”

大家伙立刻横眉,李伯玉你这个该死的主战派,现在金国犯傻呢,还不赶紧跟他们议和,万一他们回味过来,忽然就握手言和、团结一致了呢?你还在这一座城池、两座城池上和他们计较什么,再说了,定州现在还有没退走的金兵呢,完颜宗望接手那里是分分钟的事,他现在还肯和你谈,已经不错了。

现在和议完毕,皇帝亲征就可以记成大获全胜,他们一个个都有军功,加官进爵、荫蔽子孙,可要是把完颜宗望惹毛了,真刀真枪地干过来,他们一个个都非得被掀翻了不可。

他们问李伯玉要一个理由,怎么就不能把定州给金国呢?要知道上次和议的时候,太原、河间他们都给出去了,比起三镇,定州算什么?

可李伯玉的话让他们无可辩驳:“定州是陛下的龙兴封邑,怎么能够轻易割让?”

大家齐齐默然,看向赵煊,心中把李伯玉骂了个底朝天。

就你李伯玉的记性好,就你知道讨好皇帝是吧,我看你就是王甫,就是蔡€€€€€€可定州又真的是皇帝的封国,皇帝在没即位前,可不就是定王吗?

但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做太子了,谁记得他的封国?大家没地方好骂,只能默默在心里腹诽道君皇帝:你自己的封国在广南路之东,离南海只有一步之遥,却把你儿子封到北方边境去,现在好了吧,失陷了吧,你当初心里想什么呢?

李伯玉的话,大家伙都没办法反驳。谁也不愿意先开这个口,叫皇帝忍一忍,唯恐被皇帝记恨上。

其实忍一忍也没什么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嘛,你都有全天下了,放弃一个封国怎么了?舍小家而顾大家嘛!

让皇帝忍一忍,他们不敢说;可叫宗望忍一忍,大家也有点牙酸。赵煊还不给他们水喝,他们内心又开始骂起了内侍中官的不贴心。

过了一会儿,赵煊觉得自己有点饿了,但众大臣还不走,僵在那里,话兜子绕来绕去,就是要他放弃定州,先让完颜宗望滚蛋。赵煊就放松了自己面部的肌肉,嘴角垂下,木着脸,摆出一幅心情不太好的死样子。

众大臣看他那副表情,果然转变了话头,声音渐渐平息了起来。

大概有那么几个瞬间没声音了,赵煊就赶他们走,大家伙就争先恐后地跑走了,唯恐被皇帝留下来回答这个娘子和娘亲掉进水里先救谁地问题,回头看时,只有李伯玉留了下来。

不懂看眼色,你迟早再被罢一回!

李伯玉问他:“军中的大臣,并没有希望继续打仗的,大家都想回东京去。不知陛下圣度如何?”

大家伙都不想打仗,所以都力主割让定州,好让宗望赶紧签订和议,双方退兵,到东京论功行赏去。

赵煊听懂了他的意思:“朕并不想割让定州,凤宾宽心。”

李伯玉便是知道皇帝要面子,如何肯送自己的封邑,大觉自己那个借口找得好。他又问皇帝:“臣等前几日未瞻圣容,陛下是在行在之中养病吗?”

赵煊面不改色:“是。”但他其实跑了两千里。

李伯玉不知他的风霜,劝道:“陛下在六军之中,何苦怀恋于温柔之乡?贸然册封嫔妃,恐怕有损圣誉。”

皇帝在养病,养着养着,行在中多出了一个陈美人,皇帝都安安心心地睡女人去了,谁还愿意留着打仗?

赵煊随便扯了个理由:“此女出自钦慈之族,又颇贤,侍朕疾妥当,特开恩典,没有下次了。”

钦慈祖上三代都是开封人,她的族人又怎么会来到大名府?李伯玉心想,逮着个姓陈的就往上贴金,这门表亲你爹认吗?他刚要委婉地再劝几句的时候€€€€

赵煊的肚子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