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意味着……

在御花园闲逛赏花的时间,喝着茶品尝糕点的时间,享受银烛和流萤揉腰捶背的时间,读乡野志异的时间,去城西吃蜜渍烤鸭的时间……

都得用来批奏本。

燕云潇:“……”

什么人间疾苦。

也怨不得他不把奏本当回事。以前这重担压在林鸿身上时,便一点也不显。林鸿天天跟着他去御花园闲逛,逮着机会就给他送糕点送饮品,还能有空在京城各处的花楼中找他。哦,林鸿还有空编编头绳、画一堆画、跑来寝宫喂他喝汤、给他洗脚、去御花园给他送伞送披风、摘桂花晒干、去京郊挖他的扇骨,一点也看不出身上压着几百份奏本的重担。

要不是朝中事务一点没落下,燕云潇都要怀疑林相在尸位素餐、一心媚上了。

过去林鸿在暖阁角落批奏本,燕云潇就坐在桌案前看志异小说,看到新奇处他会讲出来,林鸿会给他讲个更新奇的。往往他被吸引了,就让林鸿再讲。这人脑子里装了许多邻间乡里的鬼怪奇谈,燕云潇听得欲罢不能。

回想起谷源成方才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燕云潇简直怀疑,林鸿过去的从容闲适是不是装的。

这时,小邓子过来,禀告道:“主子,他已发现了暗道尽头的茅屋。”

燕云潇哼了一声:“挺快嘛。”

小邓子又道:“他打扫了淑妃娘娘的墓碑,清扫了屋子。又重新翻了地,将地里烂掉的菜清理掉,种上了新的。”

燕云潇道:“种的什么?”

小邓子道:“种了皇上爱吃的南瓜、小油菜和茄子。”

燕云潇皱了皱眉。

小邓子道:“皇上不必担忧,那片地在山谷中,温暖湿热,即使冬天种也能成熟。”

燕云潇道:“他还做了什么。”

“哦,他还摘了地里的萝卜做午饭。”小邓子道。

燕云潇阴恻恻地一笑:“朕种的萝卜一个值千金呢,记下他一共摘了多少,以后都得付给朕银子。”

小邓子忍着笑应下:“是,主子。”

几天后的大朝会上,刑部和御林军战战兢兢地出来告罪,罪犯林鸿潜逃,至今仍未抓获。本以为以皇帝对此事的重视,一定会大发雷霆地降罪。哪知皇帝竟只是罚了点俸禄,还让刑部撤销了通缉令。

百官面面相觑。

吏部尚书上奏道:“启禀皇上,年底便是官员考绩之时,请皇上钦定一名主管考核的官员。”

燕云潇道:“过去是如何办的?”

吏部尚书道:“过去都是由……呃……”他抹了把汗,顿住不说了。

燕云潇皱眉道:“直说即可。”

“过去官员考绩之事,都是由……前丞相林鸿负责的。”吏部尚书道,“我朝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今年恰逢大考。”

每年年底的政绩考核,对于百官来说都是大事,升迁降黜全看考核结果。京官还好,对于地方官来说,下一任期是去富庶的鱼米之乡,还是去苦寒的边远赤贫之地,亦或是调回京城,全看三年一次的大考结果。

往往这个时候,主管考核的官员便是地方官们巴结贿赂的对象,因此这位主管官员,必须是位高权重且不幕荣利之人,才能保持公允。

过去考绩一事由林鸿主持,看来还是相当公允的。权势不说,他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根据查抄相府的结果来看,此人显然也两袖清风,不爱银钱。

想到这里燕云潇走了个神,如此贫穷的人,怎么付得起他的萝卜钱?

转头见吏部尚书支支吾吾的模样,燕云潇沉声道:“朕倒不信,离了林鸿,朝廷还能不转了不成?”

吏部尚书忙跪地请罪,又道:“臣并无此意。只是三年大考毕竟不同于每年的小考,主管官员必须慎重,还请皇上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