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阳的存在

你是浪子别泊岸 商遥 2997 字 3个月前

走出校门, 陈一昂人都没见着。

谢臻脑子乱作一团,更懒得再打电话找他追究,直接混入过马路的人群, 疾步往对面走。

“哎哎, 这同学,小心。”手腕被后面带了一把。

谢臻猛得止步, 车影疾驰,有非机动车闯红灯,从他眼前蹿了过去,他稍回头。

是个鬓边灰白的中年男人,眼梢的纹路叠成扇子昭示着受过的风霜, 但笑得和善,他身边跟着个背着书包的少年,显而易见,是个接孩子下学的父亲。

“也是高二的吧,放月假?家长没来接?过马路可得小心点。”

他与他的儿子年岁相仿, 成年人总能有找到合理聊起两句的圆滑。

走过马路, 那父亲仍打算招呼两句再走, 而他旁边的少年悻悻, 说高二全年级两千多人,又不认识, 有什么好聊的, 走了。

那父亲一笑, 道了句早点回家,便扬手胳膊搭上少年的肩膀,二人背向离开,似乎在说家里等候的母亲在煨什么样的汤。

没装消音器的摩托发出呜咽声音, 伴着晚风声扫过。

谢臻滞在人行道的路口,最后看了眼不远处那父与子的背影。

回到家,准确地说应该是只有谢臻一个人住的寓所,思绪纷繁如乱麻缠饶,粗糙的绳铰得脑仁发痛。

刚把手机丢一边儿了,谢振东的电话打过来,被拒接的结局显然可以预见。

无非是知道他放假了,又以父亲的严厉身份,和以上位者的语气,颐指气使,命令他回那个无所适从的“家”。

但谢振东何时搁得下面子,做老子求儿子那一套,谢臻挂断了两次,那边便偃旗息鼓。

哪知铃声又响起。

谢臻不耐烦拿起来,眸光顿住,这次却是姥姥打来的。

“阿臻,你是不是又放假了?”

他轻轻嗯了一声,努力藏住情绪,“……有事吗?”

“听你爸说,你有段 时间没回……”

“姥姥,我跟他见面不是呛话就要动手,您就别为难我了。”

那边沉默了一会儿。

其间似乎杂着几分隐瞒,片刻安宁之后,林阿婆提起语调,说起上个月的约定,问他是否过来,如果过来,是更想吃松鼠鳜鱼,还是莲藕排骨汤。

姥姥的祖籍在江浙一带,烧得好一手杭帮菜,而姥爷是从军队复原后分到这个军工城市的单位,姥爷的老家莲藕排骨汤最为出名。

那时他还小,秦蔓没改嫁,姥爷也还在,勉强算有家。

姥姥把这两道菜端上桌,狭小的老房子没配餐厅,唯有吊灯黄澄澄,悬在折叠餐桌上,普照下来,把围坐一家人的脸,都照得静好明亮。

“阿臻,你……”

“哎,在呢,等儿就去,”谢臻压了一下鼻尖,清嗓,“在路上。”

有时候,其实他也挺想回家的。

谢臻坐公交去的蓝天花园。

浅紫色的暮色慢慢吞合前路的霓虹,到下车时,他不知道数到了第几百盏。

但值得庆幸地是他控制得很好,一路没想起苏慕善。

走进小区时,他思考过会不会在楼下撞见她出来倒垃圾,而他走到单元楼下时,四楼那一侧的灯都是熄,心慢吞吞平定。

晚上林阿婆庆幸煲了热汤,否则等他来,鳜鱼凉透了重新加热,口感就要大打折扣。

谢臻捏着汤匙笑了下,说排骨汤刚好。

林阿婆拉过他的左手,“咦呀,还好疤掉了。你肯定不记得了,四岁的时候吃饭,你非要跟姥爷闹,一盅汤刚盛好还没放凉,哗得全洒你手背上了。”

“记得,姥爷的胳膊也烫到了,”谢臻说,“后来连夜去的医院。”

他年纪小,新陈代谢快,伤疤很快就长好了,无影无踪,而姥爷胳膊上的疤一直留到了他走到最后。

犹豫了一会儿,林阿婆说:“那记不记得你小时候长得胖,可你妈才九十几斤,那天还在下雨,她背着你……”

霎时,谢臻感到口中的排骨汤变了味,抬起眸来。

她又给他添了一筷子菜,笑了笑,说起秦蔓明天从邻市过来。

世上没有母亲不记挂自己的孩子,大人的世界有很多无可奈何,很多事他不懂,更不应再记恨亲生母亲,明天怎么也该见一面。

“姥姥,”谢臻沉吟,“……我真的从没恨过她再婚。”

他用汤匙舀起好大一口米饭吞进去,含糊道:“但我不想见她,今天是来陪您的,如果她明天来,我一早就走。”

这下,林阿婆没再提了。

祖孙二人在饭桌上的话题沉寂下来。

谢臻左思nj 右想觉得自己不该对姥姥这样,想了想,又作若无其事,“……我来得时候天黑了,在楼下却没看到隔壁灯亮,苏慕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