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皇夫李陵

姬染话中的深意,陈阿娇自是不懂,她只是当今日身子好了,心情也便的开朗了一些。虽与先前不大一样,不过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陛下镜子!”

茜娘早就细心的将镜子给陈阿娇碰到了她的面前,让她仔细探看一番。今日既然摘得是牡丹。

“牡丹真国色,姬染你真会选花,朕最喜牡丹。”

今日虽有些烦心事在心头,却见到这花之后,陈阿娇的心情顿时变好起来。她微微的笑着,在群花烂漫之中,笑着。

“陛下,你真美!”

姬染一直都是一个惜字如金之人,极少称赞于人。今日竟然破天荒的开口,陈阿娇不觉有些惊奇,便问道:“公子今日与以前倒是大不相同!”

“不同,难道陛下不喜我这变化吗?”

姬染随手有掐下一枝花来,他依旧带着笑意。姬染被就长得英俊,再次拈花而笑,更觉动人。一直以来,姬染和陈阿娇两人配合都很好。姬染也算是她的左膀右臂,所以陈阿娇对姬染是尤其的看重。

“这倒也不是,朕只是觉得好心奇怪,为何你会突然转变性格,实在是让朕惊奇罢了。这般变化倒是也还好?”陈阿娇将铜镜递给了身边的茜娘,茜娘最是聪明,便领着众人下去,她已经观察出来了。陈阿娇是想与姬染单独相处一下。多年的主仆,已经让茜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众人都已经离去,陈阿娇领着姬染在这御花园之中,随处的游荡,这里的花很美,也很香。

“陛下,近日来一直被皇夫的事情有困扰,不知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若无,我倒是可以给陛下举荐一人。”姬染突然停下脚步。陈阿娇也停住了脚步。

“愿闻其详,公子请讲!”

陈阿娇指了指前面的小亭子,示意姬染到亭中叙话,姬染便跟上了陈阿娇,两人一前一后,很快便到了亭中。

“朕心中尚未有合适的人选,不知公子觉得何人适合?”

陈阿娇一直很信姬染,姬染的话她多会斟酌许久。而且无数次事情也验证了姬染的话的准确性。正好现在她一直被困其中,若能得到姬染的点化,到也是一桩好事。

“既然陛下心中无合适人选,我认为云家家主乃是最合适的人选!”

姬染竟然推荐了云倦初,陈阿娇一度怀疑她是听错了。云倦初此人不管心计还是城府都极为的深。

“为何是他?”

陈阿娇并没有一下子否决到云倦初,而是想听听姬染的自由,她在想姬染这样如此说话,定是有理由的,便想听听姬染这些理由如何?

“因为他是瞎子!”

这是姬染给出的理由。

“不管他有如何的心计,多么深的城府,都改变不了他是一个瞎子的事实。一个瞎子,很多行为他都是受制的,断然不会谋夺陛下江山,其他人便不好说了。人的心都会变,此刻对你好,谁有知道下一刻会怎样呢?”姬染长叹了一声,看向陈阿娇说道。

“云倦初看似是危险的的人,可是又是最安全的人。”

姬染的话多少出乎陈阿娇的意料,她从未想过他竟会向她推荐云倦初。实在是陈阿娇与云倦初其人不是特别的熟悉,两人并不相熟。此番姬染提出,她也不得不慎重的考虑一下。

“现在朝堂之中多数人都在拥立李陵,李陵的身份的确是最适合的,只不过朕……”陈阿娇欲言又止,她已经走出了小亭,已然无心去观察这满园的姹紫嫣红。

身为帝王,后宫之事本就是牵扯到各方的利益。至于李陵,家中乃是朝中武将。若是立他为皇夫,名正言顺,倒是十分的适合。只是陈阿娇不敢保证,若是立了他,李家是不是有异心。后世外戚专权的事情本就不少。尤其是这种手握重兵之人,面对如此的情景,陈阿娇自然不敢拥立李陵。对她是不敢,而不是不能。

“陛下你有你的考量,这我也知晓,李陵乃是李敢将军之后,李广将军之子,你不敢拥立他,倒是也情有可原。至于其他人,陛下也有你自己的考量。我也听说陛下曾经去天牢找过张大人,只是张大人的回答似乎不能让陛下满意,陛下如今是不是还在生气?”姬染也站了起来,紧随陈阿娇的身后。

他也放眼过去,这满园的春色,是这般的美,只是花有重开日,可是人却不能再活一次。倒不是他惧怕死亡,他从未害怕过死亡,而且他一点儿都不担心死亡。若是以前他本可以毫无牵挂而去,如今他在这世上已经有了牵挂。这对于修习阴阳术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阴阳术讲究阴阳协调,虚实结合,要的是心无旁骛,可惜他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是的,他的回答让我很失望,张汤一直十分的保守,而且一直很在意自己只是长安吏的身份,尽管朕已经多次保证他的身份无他,他还是依然故我,这样的人,朕已无话可说了。”

张汤确实是陈阿娇心头所好,而且还是极为希望的那种人,可惜的是张汤的表现确实让她失望透顶,若是那日张汤同意,她定会力排众议立他为

皇夫。

身份低微又如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长相一般又如何,裴慕寒那样的天下第一美男在她面前,她照样不为所动。这一切切的都敌不过张汤内心的自卑感。她的皇夫从来都需要是骄傲的,可惜与她一起撑起整个大汉,却又不觊觎她的江山。可惜的是,这样的男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看来陛下的心中还是将张大人看到十分的重,既然张大人不愿意,陛下你也不好强人所难?既是如此,陛下为何不考虑我的建议,拥立云倦初为皇夫呢?而且陛下先前不是还与他有过婚约,那可是先皇和馆陶公主都知道的事情。这朝中的文物百官都已经知晓的,我想到时候怕是也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姬染想了想再次补充了一句:“陛下,即便是有人站出来,你也可以反驳,到时候即便那些拥立李陵党也不会言说什么!”

“姬染朕只想问你,这可是你的心里话?”陈阿娇回转过身子,看了一眼姬染,对于今日姬染的表现,她还是觉得十分的奇怪,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至于到底哪里不对劲,她却又说不出来什么。

“这……”

姬染顿了顿,走近了陈阿娇几步,“这自然不是我的心里话,若是可以,我会举荐我自己,可惜时也命也不可改也,我终究还是无法长伴陛下左右。”最终姬染还是决定告知陈阿娇一些事情。

“为何?你的身子不是已经好了吗?”

“如今陛下已经登上帝位,成为一国之君。那姬染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也是时候让姬染我离开的时候,陛下今日我是来跟你辞行的。”姬染将手放在胸前,朝着陈阿娇一拜,便要转身离去。

“为何?为何你要走,朕虽当上皇帝,可是如今内忧外患,还需公子辅助社稷,为何公子会在此时离朕而去?是不是公子遭遇何事,可否告知一二。”陈阿娇简直要知道姬染离去的原因。

“陛下,无他。命数如此,我要离开。还请陛下放下,也不要派人来寻我!”

面对公子姬染突然的辞行,陈阿娇有些接受不了,这些年姬染一直都陪在她的身边,她已经习惯了这种陪伴,突然之间姬染要离去,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更何况姬染还是没有任何来由的想要离去呢。

“你要走,总是要给朕一个理由吧。若是没有合理的解释,朕是不会放你远行。”

陈阿娇是深思了许久,她的手拿下了方才别在发上的花,牡丹依旧鲜艳动人,可惜这帮她带花的那个人却要离她远去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幻,着实让她有些不安。就想起了在大唐时期,她成为女皇之后,身边也无知心之人,那种苦闷也只有她自己才能够懂的。

“陛下何必强人所难,我本不是这汉宫之人,我要回不周山。先师云中君以前便在那里修习阴阳术法,而我身为阴阳家,也因追随先师的足迹而去。若是陛下不信,可以问楚服,她定会告诉你了。以后山高水远,还请陛下务必保重身子,姬染告退。”姬染再次朝着陈阿娇作揖,之后便一人转身离去。

他走的并不匆忙,反而十分的有度,就那样慢慢的走出了陈阿娇的视线。

三日后,陈阿娇一人独自在御花园之中赏花,姬染是真的走了,消失的无影无踪,她也派人寻过,可惜都没有找到此人的踪迹,陈阿娇有了些许的失望。

“陛下,卫大人求见!”

沁荷上前给陈阿娇的茶水给换下,又是一口都没有喝,自从姬染走后,陈阿娇一直食欲不振,而且精神也着实的不好。也不想去见他人,若不是没人例行上朝,陈阿娇根本就无心去干涉其他的事情。成为女皇,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羡慕帝王,高高在上,可是他们却不知帝王业有帝王的无奈。

“让她进来吧,正好朕也有要事找她商议。”陈阿娇长叹了一声,这些天也没有见到卫子夫。

“一同前来的还有金俗县主!”

沁荷再次补充了一句,陈阿娇本来是斜靠在贵妃塌上的,听到金俗的名字,一下子便警觉起来,金俗自从上次晋江歌舞坊被围剿之后,金俗一家便消失不见了。陈阿娇也曾经派人多方打探也没有发现他们。没想到今日她竟是主动出现了。

“让她们快些进来!”

陈阿娇已经站起身子来,金俗她已经有好些天没见了。

“诺!”

没一会儿沁荷便领着金俗和卫子夫出现在陈阿娇的面前,今日的金俗也把大宝给带来了,大宝如今也长大了不少。

“陛下……”

金俗正在告诉大宝一些礼节,陈阿娇看了一下,便伸出一把抱住了大宝。在大唐的时候,她也有过孩子,也极为的喜欢孩子。可惜这一世到现在还未成婚,也就还没有自己的子女。

“不用了,只不过是一个孩子而已,无需如此多礼。这些日子,你们去了何处,为何朕一直找不到你们。”陈阿娇的暗卫营也是相当之厉害,可惜纵然是如此,还是一直都寻不见金俗县主一家人。

金俗将大宝给了陈阿娇之后,便朝着她作揖,礼数周全

“上次晋江歌舞坊被围剿,谢老板让我们先走。当时夫君便领着我们走了,然后便躲上了山中。一直都在山中生活,不曾下山,公主寻不见我们也是正常。”

当初刘彻围剿晋江歌舞坊事出突然,谢如云便将晋江歌舞坊的人分为三批,让他们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逃跑,金俗他们这一波人是最先逃出去的,之后便和其他人失联,后来还是夏知凡做主,带着他们往山上逃去。最近才下山,一下山便听到陈阿娇已经称帝的消息。金俗本就是一个乡野妇人,对于谁当皇帝,本就不怎么关心。

只不过她最不喜的便是让刘彻当上皇帝,刘彻之前对她做出的事情如今她也算是历历在目,若是在刘彻和陈阿娇两人之间选一人的话,那么这个人自然便是陈阿娇。

“哦,竟是躲到山里去了,那山确实很大,怪不得没有发现你们。如今见到你们都无事,朕也放心了。坐吧。”虽然此时已经贵为女皇了,陈阿娇对待金俗等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

金俗和卫子夫等人才坐定。

大汉君臣之礼还没有大唐那么明显,大臣和君王议事的时候,都是可以坐着,不似唐朝要不站着,要不便是跪着。

“陛下,有关于新修女学之事,微臣这里已经有了些许的想法,还请陛下过目!”卫子夫说着便从袖口之中拿出了奏折递给了陈阿娇、沁荷走了过去,接过了奏折递给了陈阿娇。

她打开奏折,卫子夫办事情十分的迅速,加上先前在大唐的时候已经有了些许经验,此番再次做出来,也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弯路了。卫子夫这个奏章写的条理也十分的清楚。

“那董先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