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还想要再劝劝自己儿子, 觉得他的想法不正常,但是看着太子自信满满的样子,皇后却又决定不说了, 有些人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她在这宫中太无聊了, 让儿子给自己的生活增加点乐趣,皇后乐见其成。
不过,周皇后又生怕自己儿子到时候追不到儿媳妇, 还是提醒了一句, 道:“本宫劝你还是小心点, 别到时候后悔。”
太子在这方面十分自信, 道:“孤有分寸。”
周皇后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她等着看太子的笑话,想必到时候会有一出好戏。
之后太子陪着周皇后用了晚饭,才回去东宫。
第二日,薛夷光便带着人去了太子早就帮她准备好的庄子上,确实如太子所说, 工匠和器具都已经准备好了。不要以为古代是没有玻璃的, 其实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 中国就能制出玻璃了,当然古埃及人制出玻璃比中国还要早上两千多年。
而且在北宋时期, 就出现了商品玻璃, 那个时候玻璃开始应用于工业。只是中国传统方法制造出来的玻璃和后世的玻璃是不一样的, 那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低温铅钡玻璃, 遇热水就会炸裂, 根本无法成为生活器皿。
她现在要做的是西方的玻璃, 比起古代的传统玻璃,更加结实耐用,而且遇热不会炸裂。原材料都是薛夷光一早就让太子准备好的。
她这是第制作玻璃,所以在材料配置的比例方面拿捏不好,她知道的烧制玻璃的程序也只是最重要的几步,比如将材料全部加热,熔化成玻璃水,这个过程薛夷光本以为并不难,结果就这一步,从早上到晚上,□□个小时才弄好,搞得薛夷光疲惫不堪,她都有些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出玻璃来了。
至于成行所需要用的模具,是一开始就准备好的,只要让工匠将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就可以了,当然之后便是冷却,冷却的过程还不是直接冷却,而是保持一定的火力,慢慢冷却,这一点还不是薛夷光想到的,是一些有经验的工匠告诉她的。
总之,她第一个玻璃制品,做了一天多才弄好,她并没有做太复杂的器物,只是做了一个寻常的翻口碗,效果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没有她想象中那么透明,薛夷光觉得这主要是第一次做,材料的比例和其他工艺步骤没有做到最好,但是这液确实是玻璃,,薛夷光让人在里面倒上一杯滚烫的热水,这碗并没有炸裂,薛夷光就知道自己是成功了。
至于剩下的改进之类的东西,薛夷光就全全交给了工匠,不过她也和工匠交代了改进的方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她相信太子给她的人手都是人才,有些事情就应当交给专业人士。
至于薛夷光接下来的时间,主要在研究水银镜。其实她本来对水银镜的做法没什么兴趣,主要是后世的镜子早就已经不用这种方法了。但是水银镜这个东西,好像又是穿越人士的必备,所以她在看小说的时候看到过不止一篇小说男女主做水银镜的过程,多多少少记得一些。
所谓水银镜,就是在玻璃后面刷上一层水银,然后贴上一层锡箔,水银这个东西她不愁,就算她不会,她群里的巴清大佬可是给秦始皇陵练水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