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宫中就发生大事。
都察院御史冀临霄拿着柳公子亲手签字画押的文件, 跪在英宗面前告御状。
他状告太子良娣谋财害命、欺师灭祖, 状告柳国公藏匿赃物、与柳芸狼狈为奸。
英宗震惊,立刻封锁消息, 将柳芸唤进宫中扣押,并亲自前往柳国公府, 搜查紫玉观音。
柳国公在接柳公子回家后, 就知道这蠢小子坏了大事,为防万一, 便将紫玉观音偷运出去。
英宗搜查国公府,没能查到, 最后在柳国公的书房架子前立住,审问柳国公。
柳国公仗着他们搜不到紫玉观音, 拒不认账。
英宗极为恼怒, 转身看着书架上各色价值连城的精美器物,冷冷拿起几个端详,沉默不言。
当英宗拿起一个搪瓷梅花碗时, 柳国公眼角紧了紧。尽管是细微的动作, 却还是被冀临霄敏锐的发现。
柳国公低头走到英宗跟前, 道:“陛下,夏天天热, 陛下还是移步凉亭吧。”
半个时辰后,英宗无功而返,当着柳国公的面把冀临霄好一顿训斥。
柳国公小有得意, 却不知自己送出去的紫玉观音,早被冀临霄派来的丐帮弟兄盯上了。紫玉观音被运到哪里,他们就蹲守在哪里。
是夜,冀临霄悄然潜入国公府,进了柳国公的书房。
他记得清楚,当英宗在书房那书架子上观看器物时,柳国公的神色隐有些不自然。
冀临霄平素里经常听楼咏清和李彬审案,对于歹人的细微表情,有些经验和推断。他认为柳国公那种不自然的表情像是心虚,因此,冀临霄怀疑,柳国公这书架有问题。
学着英宗今日的模样,冀临霄专挑书架上的器物查看,果不出所料,就在那搪瓷梅花碗旁边,一个很不起眼的长颈陶瓶,便是机关所在。
冀临霄试着转了转长颈陶瓶,一阵咯啦声响起,只见书桌后的墙上竟打开了一道暗门。
冀临霄再次确认了周围没人发现他,这便无声潜入暗门,顺着暗道,下到一座密室。
许多大户人家都会建这样的密室,保管主人的秘密。柳国公的这间密室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一张桌,一张椅,还有些生活器具。
冀临霄点起火折子,查看了桌上的文件,都是些陈年宣纸。随手拉开抽屉,却发现抽屉里叠着层厚厚的信笺,看起来像是柳国公和谁的往来书信。
冀临霄拿起书信最上面的一张,借着火光一看,眼底猝然色变。
再看其他的书信,越是看,眼底的震惊越是明显,脸上也显现出愤怒,握着信笺的手将纸张捏出凹凸不平的褶子。
他半天才放下信,深吸一口气,小心将一切回归原状,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