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夜沉灯尽

几日过去了,余竞瑶仍在焦虑着兄长的孩子和妹妹。但她知道如今是紧张时刻, 楚幼筠的事还未定, 她不能扰了宁王,只独自想办法。

陆勉不会再将孩子藏在侯府, 但也一定距侯府不远。要么是他的私宅, 要么便是寄在哪户人家里, 无论哪一种,特征都该很明显。私宅定是有兵士把守, 况且从他的家底查也查得到他的私宅;若是寄养,邻里邻居的,眼多耳长,更不会没人察觉蹊跷。

她让林校尉派人出去在宣平侯附近探查,沈彦钦的眼线虽遍布京中,但未必会就这些迹象调查。然不过才一日,她便接来消息,在侯府西侧相隔的两条街的深巷里发现了抱着孩子的二小姐。沛瑶绕过守卫, 到底把孩子偷偷送了出来。

余竞瑶见到妹妹和孩子,一颗心总算落地了。她把孩子留在王府照顾,将妹妹安排在了宁王置办的宅院中。出人意料的是, 沛瑶全程配合, 没多言语一句。

而且破天荒地来王府见了宁王, 道了一句:“谢谢,姐夫。”

夫妻二人皆惊,想来她应该是把事情原委真相都搞清楚了, 可谁告诉她的,沛瑶没多说,回了临时的宅院,余竞瑶觉得这一切平静得诡异。

果不其然,余沛瑶第二日便不见了。不用想也知道她去哪了,余竞瑶嗔叹,这妹妹真是恨其不争啊。可毕竟是姑娘家的,她还不得不派人去宣平侯府询问,陆勉应:沛瑶在,但他劝不走,若是王妃想来接她,随时恭候。

余竞瑶摸不透陆勉的心思,但她清楚,余沛瑶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自己困不住她。随她意吧,早晚有她醒悟的那日,她没精力一味在她下功夫了。自己还有三个孩子要管,况且,楚幼筠那还需要她给沈彦钦做联通的桥梁。

因为楚幼筠的小产,皇帝与睿王产生了隔阂。睿王不明所以,只觉得父皇的心越来越向沈彦钦倾斜,他忧患意识强烈,私底下的动作也大了。

余竞瑶得机会去瞧了楚幼筠,这个女人和丈夫是同一阵营,自己便是二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余竞瑶瞧不出她有多感伤,保养得还不错,她明白皇帝放不下自己,这一注,赌胜的是她。

无奈啊,她若是知道皇帝终了的下场只怕就说不出这话了。如今她只道宁王想压倒睿王,夺东宫之位,岂知这太子之位在沈彦钦眼里都未曾留下一影,他目光对准的是帝位。

所以,余竞瑶要守着这个秘密,时常来观察楚幼筠,万不能让她生了歪念头。

养了月余,楚幼筠恢复了,皇帝依旧常来看她。因为此事,楚幼筠对皇帝的感激不予掩饰,更是谨小慎微。见自己心头上那个活力四射的姑娘,如今像受惊的小兔,时时警惕着,皇帝好生心疼。

楚幼筠总是知道应该在何时把姿态放低,博得同情。她楚楚怜人地悔自己犯下的错,又委屈地怨自己命途多舛,就是不提他人,引着皇帝主动把这一切归咎于睿王。

可终究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曾经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他不禁叹道:“睿王他年少糊涂,对你做出这些事。”

楚幼筠摇头,“我不怨,若非他我也不能到了陛下身边。”

皇帝满意一笑,点了点头,“你能看开就好,毕竟曾经他对你也是一往情深。”

这话让楚幼筠的眉头微微蹙起,娇艳略显哀伤,终了眉头一展,无奈叹了声,“若果真一往情深,他也不会这般待妾身了。”她看了看不解的皇帝,续言道,“原定待我及笄成亲,眼看着笄礼已经行过了,他却一直不提此事。直到一次偶然听到了他和余贵妃的谈话,我才知道,他是有了心上人。可余贵妃不同意,她不许睿王退了婚约,如今想想,自己真是对不起余贵妃……”

楚幼筠哽咽了,抹了抹眼角。“后来,贵妃殁了,我便被睿王接到了府中,这时府中常来一位姑娘,想来便是他的心上人吧。我偷偷瞧了一眼,竟是衡南王郡主。哎,我如何争得过她。”

“怎么会是她!”皇帝不可思议自语道。楚幼筠悄悄睨了他一眼,只当什么都没听见。

“说到底也怨我自己,其实我早就该看出来的,曾经也常听到贵妃和睿王提藩王的事……”

“是衡南王?”皇帝沉声反问道。

楚幼筠摇头,“不清楚,自从去年封禅回来后,听说藩王出了事,他们也就再没联系,贵妃也不再提了。这些事本就不应是妾身该知道的,也是无意中听到只言片语,望陛下不要怪罪。”

皇帝久久不语,末了冷笑一声,意味深长道,“你何罪之有,有罪的是他们!”

楚幼筠言语中的藩王根本不是衡南王,而是高阳王。早就该发现,高阳王被围剿时,向来做事积极的睿王一声不吱,躲闪其后。反倒是余贵妃对高阳王的话题甚是感兴趣,没少了在枕边询问。如今懂了,他们和高阳王一直有联系,许那次行刺都是他们一同设计的。若果真如此,那晋国公可不就是被冤的。

晋国公被冤,他心里不是没几分揣测,只是他留不得了,皇帝只得捉住这个理由灭了他。

这就是睿王啊,高阳

王这条路被堵了上,他又打起了衡南王的主意,怪不得最近有些他们联系的传闻,看来必须要重视了。

“陛下?”楚幼筠轻轻唤了一声出神的皇帝。皇帝顿醒,低头看着她。她小心翼翼道:“妾身毕竟曾经和睿王有婚约,为了和陛下在一起,退掉了。想必他心中定会有些怨气吧。”

“他能做出这样的事,还敢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