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国庆节过后,天气就渐渐转凉了。秋高气爽, 正是乍凉还暖的时候, 同学们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秋游。

旅游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的事, 八十年代的国内, 经济情况刚刚好转, 大人们忙着上班挣钱。假期少, 国家还没有形成“用小长假假期来拉动内需”的观念,于是,出去玩什么的, 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每年春秋两次出游,成了孩子们最开心的放风时间。

小学生的秋游,分为两个阶段。一二三低年级段的,市内公园遛一遛,各类博物馆之流参观一圈,再吃点学校统一购买的零食,就算应付过去了。

四五六年级的高年级段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能享受到的乐趣, 就是让长大后的人来,也是要羡慕的。

为什么羡慕?因为到了后世,几乎已经没有条件重现了。

说得这么夸张,到底是什么?答案看起来很简单:野炊。

不要以为这个野炊像如今一样,找个政府特别指定的绿植园,或者干脆农家乐一类来个烧烤煮水饺之类,这时候的野炊, 是真正的“野”啊。

在环境还没有被污染的现在,在森林覆盖面还没有大面积减少的现在,在河水还是清澈见底的现在,所谓的野炊,是让孩子们背上锅碗瓢盆,除了调料与少量米之外什么也不带,然后一路走到郊外,选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收集干柴、埋锅煮饭,进林子采野果挖野菜,下河摸鱼加餐,真正的野趣十足。

当然,因为食材大多来自学生野外采集,考虑到安全因素,去之前,老师们会紧急培训一番,到出游的当日,还会特意请懂行的老师帮忙筛选收获到的材料再处理下锅。

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是城里人,很多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对于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保持了充分的热情。

实验班的同学们对秋游事件同样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们还要多考虑一个问题:按学业进度,他们算高年级了,可按年龄,大家最起码都是跳了两级的,没够上标准的占了一大半。

我们享受到的秋游待遇到底是往下看呢,还是往上看呢?

班主任宋老师表示,她也不知道。

如果是一般的学生,这种时候就是静静地等着校领导发话了,可他们不是。

同学们认为,机会都是自己去争取的,于是,一面向老师传达他们的愿望,一面去积极寻找介绍野外知识的书籍。

年龄不够学识凑,他们表示,我们一定会遵守纪律,绝对不做不该做的事。

路远也不怕,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怕苦不怕累,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

为了玩,他们也是拼了。

大家都做到这程度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应该能成行了吧。宋老师也觉得希望很大。毕竟,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寓教于乐,对学生各方面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学校一向是支持的。实验班的学生在管理和意志力上高于普通的低年级学生,去野炊,问题不大。

可是,当请求递交到校长那里,硬生生给打回来了。

1987年,后世的很多80后都没有认识到,在这一年里,曾发生过很多大事件,其中一件,就是“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87年的春晚,某位华裔歌星在台上唱了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这一年的5月,大兴安岭

上空的那把黑烟足足飘荡了21天。

虽说引起那场火灾的原因是因为林场工人使用机器不当,之后又扑救不及时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与小学生野炊毫无关系,但事件的发生还是引起当时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森林防火问题的重视。

这么多的孩子出去,老师数量太少,能不能把人看好?埋锅烧饭要用到明火,会不会一不注意留下安全隐患?

放在平时,可能会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在现在这个当口,一切还是谨慎为好。于是,别说实验班的请求不得批准了,就是原先属于正常参与范围的四年级小同学的福利也取消了。

当消息传回来,作为实验班的一员,安致远小同学的反应就不用说了,就连顾毓铮也是郁闷不已。

前世的时候,表姐耿姿去野炊过,当时还是二年级的她可羡慕了,可等她到了年纪,这一项大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取消了。

两个孩子都不高兴了,回家的时候脸色耷拉下来,大人们自然是要问一问的,听说是这么回事,秦家二老年纪大了,是不能陪着折腾了,好爸爸安国生就安慰说:“没关系,学校不带你们去,爸爸带你们去啊。”

安致远拿眼斜他:“你那么忙,还能来陪我去?”

安国生觉得自己被嫌弃了,不忿道:“虽然很少答应你什么事,但哪次答应过的是没做到的?”

顾毓铮嘴甜:“安叔叔很好,我相信安叔叔,安叔叔我们这个礼拜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