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镜子

别看周敏劝说齐老三的时候说得头头是道, 但石头出发之后, 这一天她的心都是悬着的,就连干活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走神, 担心石头会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

石头觉得自己可以独立办好这些事情的理由是周敏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已经独当一面,但别人不知道, 周敏自己却很清楚,她只是壳子年纪小,内部的“芯”却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是连这些事都办不成才奇怪。

而她真正在石头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上小学呢!每天下课了就跟着一群小伙伴跳皮筋跳绳跳马丢沙包玩石子……人生里好像除了吃和玩,根本没什么需要考虑的。

说起来真是让人惭愧。

周敏越想越觉得这个决定有些仓促了,至少应该自己带着石头各处去走一遍, 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再让他自己去尝试。

就这么担忧了一天,等石头回来,她才终于放下心, 让人进屋坐下之后, 便开始打听他这一天的经历。

石头本来就处在刚刚办成了事,内心得意的状态中,即便周敏不问, 他也是要主动说的, 何况她还问了?当下便将这一路的见闻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说到自己跟唐家楼的掌柜谈生意的时候,更是连语调都高了好几个度。

说完之后, 他将五两银子取出来递给周敏,语气里这才带上了几分忐忑,“敏敏,这个价钱应该可以吧?”

四十五两银子,算起来就是三文钱两斤土豆,虽然石头自己觉得已经可以了,但跟去年的价钱还是没法比。他就怕周敏还有别的安排,他擅自做了这个主,结果反而亏了。

周敏接过银子,笑着点头,“当然,这个价钱已经比我想的好很多了。”

石头本来不是情绪外露的人,但听到她这么说,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了几分笑意,还要努力的抿着嘴角,不让那种自得的情绪表现得太明显。但坐在椅子上的身体却忍不住微微晃动,这要是背后有一根尾巴,肯定已经摇晃起来了。

齐老三见他这个样子,忍不住泼冷水,“土豆的价钱倒是不错,但石头你可知道,那土豆的种种做法也是很值钱的。这样一来,却是等于白送了。”

“啊?”石头果然根本没想到这一点。

虽然知道周敏会的很多东西别人都不会,但是跟她相处的时间长了,还真不觉得某些东西有多重要。所以石头之前根本没有意识到,对于酒楼来说,食谱这种东西也是会花钱买的。

见他脸上的表情僵硬,周敏忍不住看了齐老三一眼,安慰道,“这也没什么,咱们无非是占个先而已。这又不是什么秘法,时间长了,这些吃法都会有人摸索出来。再说,若非你提供了那么多吃法,他也不会吃下这三万斤土豆。”

反正他们又不做饮食生意,也无所谓什么秘方,说了也就说了,唐家楼是大主顾,结个善缘,将来更好说话。何况这也是一种推广土豆的方法,只有人人都吃,人人都爱吃,土豆的销量才会更大。

在周敏来的那个时代,街边一个卖炸土豆条或者烧烤的小摊,一年消耗掉的土豆就要上万斤。这种需求量,才是周敏这个未来的地主婆所乐于见到的。哪怕土豆的价钱再降低一些,赚头也绝不会小。

话虽如此,但石头脸上得意的神色却已经消失了,连难得露出的笑容都淡得几乎看不见。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到底还是我疏忽了。”

“你也不用这么想。”周敏见他这样,心里反倒有些不忍。

平心而论,石头的表现远远超乎想象,他们本来的意思,只是想让他去打探一下市场行情,再决定改怎么做,而他居然能把生意谈成,价钱还比预想的更高。就算齐老三或者周敏自己去,也未见得能做得比他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苛责一点疏忽,根本没有必要。

当然,周敏也理解齐老三站在家长的立场,生怕石头因为一时的成功就骄傲大意,反而很容易跌进坑里。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想法,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要求自家孩子,轻易不会开口夸奖。

但周敏觉得,让人先高兴一阵子不迟。石头这个年纪,最怕的就是打击。因为打击多了,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就没有了。棱角都被磨平之后,倒是稳妥了,但却难免平庸。

不过说都说了,这会儿她也只能拍拍石头的肩膀道,“俗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往后的日子长着呢,不用太在意。爹也只是怕你翘尾巴,这才故意要压压你。之前你没回来的时候,他可是担心得连活儿都没心思做了。”

“你这孩子……”被揭了短,齐老三有些不自在,见石头看过来,更是心虚的别开视线,起身出了屋子。

周敏见状微微一笑,朝石头眨了眨眼。

石头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低声道,“我也知道自己肯定有不足之处,以后会更小心的。”

看,这孩子哪里还用敲打?简直有些稳重过头了。

“有时候胆子还是要大一点的。”周敏说,“像这一次,就立了大功,看来你的确很有

处理这些事情的天分。”

石头闻言眼中光芒闪动,“那以后这些事还让我去办吗?”

“当然。”周敏往后一靠,放松下来,“其实我也不喜欢往外跑,有人代劳当然更好。我们石头长大了,也该出去锻炼锻炼,早日独当一面,把家里的事情撑起来才行。”

听到她这么说,石头有些不安的动了动身子,问,“那……你呢?”

能独当一面固然是好事,但这些事现如今都是周敏处理,将来交给他,那她怎么办?

“我?我就享石头的福啊。”周敏微笑着说。

石头紧紧地抿起唇,用力点头,仿佛承诺一般的道,“好。”

……

四十五两银子入手——虽然还有九成没收到——让周敏着实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周敏这里,手里有足够的现钱,她心里才会有底,能够更好的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别看一家人绕着这片山转了大半年,但实际上真正做的事却很少。要将这片地完全开发出来,只靠他们是不行的,肯定要请人,而请人就要消耗许多钱粮。

之前手里的钱都花了出去,虽然知道等收成之后就能收回来,但在真正收回之前,还是免不了有几分担心。毕竟对小民来说,每一年收成的季节,同样也是个坎。收成不好,要担心粮食不够吃,日子过不下去,但收成太好,更要担心粮价下跌谷贱伤农,日子更过不下去。

手里宽裕了,周敏就开始琢磨着今年冬天该做些什么。

房子是肯定要修的。但修什么样的,还有待商榷。

木质的房子古色古香,精巧细腻,有一种特别的工艺之美。但却要经常维护,而且容易走水。再者这种房屋也更考验工匠技艺,若能建成邱家那种自然很好,但普通的木质板房,就不过尔尔了。

石质的房子更高大坚固,安全性方面不必担心,但看起来更笨重,所需的石料以及粘合剂从哪里来也是个大问题,毕竟这个年代开山非常麻烦,而且没有水泥。

水泥和□□的配方,文科生周敏早就忘记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水泥要用沙子,□□要用木炭和硫磺,有钱有闲的情况下,搞个研究提高一下当代科技水平也不错,但要弄出来盖房子是来不及了。

至于砖房,需要自己烧窑,成本更高,而且还是那个问题,没有水泥。她又不可能像传说中修城墙那样,用糯米水来做粘合剂。

最后周敏还是暂时将目光停留在了榫卯结构的木质房屋上,好在她可以等邱五爷的别院建得差不多了,再看看成本。若是能够负担得起,就将这批工匠留下来,为自家营造房屋。

除了盖房子之外,土地也要扩大了。

这么一片山,不可能一直空着。所以很有必要在冬天开垦出更多的土地来,明年春天便可以直接播种。相较于她的其他规划来说,这个是最简单也最迫切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土地才是根本,几乎所有的资源和收入都是从这上面来。只有地上的出产越来越多,才能支撑起她接下来的种种规划。

然后就是目前还只稀稀疏疏种了零星草药的药园。

这东西看上去不当吃不当穿,但在这缺医少药的古代,准备一些总不会有错。不过这个倒也不是很急,需要一点点积累,以后有机会再看看能否买到各种药材的种子。

第一步周敏不打算把步子迈得太大,所以就只规划了这些。今年地里的出息都投入进去,估摸着应该差不多。

不过真要开工,也须得等到冬日了。

眼下却是有一件大事,备受周敏关注。——去年冬天有孕的冬婶,算算日子差不过该到预产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