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年夜饭,已经快八点了,外面的锣鼓声又响了起来。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边守岁边看戏。
白天有太阳,气温还不错,晚上就冷多了。
叶纤红见他们冷得直跺脚,站起来找了只漏水的旧铁桶,往里丢了些木头,点着后做成火盆放在他们旁边。
身边有明火在烧,就暖和多了。
“还是冷,你多搞几盆。”叶知书见这个办法不错,在一边叫了一声。
家里煮饭用的是传统的土灶,所以杂物间准备了不少木柴,山上有大量的松树,柴不够了就去砍几棵回来,劈好了堆在房子旁边的空地上,非常方便。
松树有松油,引着后火比较旺,还有一股松香味,比其它柴更耐烧。
叶纤红没办法,在院子里找了找,铁桶没有了,倒是看到墙角立了一块将近一米宽的石板,搬过来放在前面的空地上,在上面点了一堆篝火。
院子里有了两堆明火,每个人都感觉暖洋洋地,非常舒坦。
“还是烤火暖和,比空调都舒服。”胡妈妈在一边笑着嚷道。
她和胡爸爸长年在西北工作时,冬天天冷了,就把炕烧热,屋里就暖和了,晚上睡觉也舒畅。
到了这边后,其它倒没什么,就是这点让她很不习惯。
虞城和余杭的冬天又温又冷,让人难以忍受。
晚上就算盖了两床被子,还是手脚冰冷。
“是不是这边没有暖气和炕,非常不习惯?”叶纤红也想到了胡向阳一家都是北方人,感觉自己忽视了这个重要的问题。“早知道我让人做几个壁炉,点上火之后,晚上睡觉就舒服了——”
以前家里穷,没这个条件。
现在这些都的是小意思。
当然也可以用空调,只是暖风又干又涩,吹多了还伤身,叶纤红自己都不愿意开。
“这个方便吗?”胡妈妈一听,连忙问道。
如果屋里也能烧得暖烘烘,那肯定舒服,最好余杭那边的房子,客厅卧室各装一个。
至于木柴,她一点也不担心。
反正是独立的院子,买一车木柴回来,堆在屋檐下,可以用一年了。
“很容易,我明天就画个图,让人打出来。”叶纤红回答道。
内嵌式壁炉肯定不行,那样的话,房子得重新装修,否则没法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