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入县学的原因,莫恩庭一行人倒也走得快。谢家还是派了上次的齐先生和另外两个家丁跟着。一路上做什么也方便了不少。
回到金水时,也算正式进入了六月,街上的人换上了单薄的夏衣,路旁的树上,蝉鸣聒噪。
先去的是镇上的小院儿,素萍比前些日子气色好了不少,见着洛瑾回来,帮着想搬东西。
见到素萍,不免就会想起莫钟和凤英的事。现在素萍过得不错,洛瑾也不打算再开口提起。
小七跑回院子,对着洛瑾叫了声,便跑去了莫恩庭那边,将什么东西交给了他。
齐先生指挥人卸了东西,完了走到洛瑾这边,“姑娘,大爷临走时吩咐,要我到了这边去给公子买两个丫鬟,平日里好伺候。您看,要不要找个人牙子过来问问?”
齐先生知道洛瑾以后会跟着自家的小主子,所以在这边家里的事,他是要请示洛瑾的。
“丫鬟?”洛瑾看向莫恩庭,他还和小七说着什么,平日里他屋里的活儿都是她来做的,现在要由别人来吗?
“不要费银子了,先生。”素萍在一旁道,“这里委实不用那么多的人,我自己就包了。”
“嫂子?”洛瑾叫了声,素萍话说的这么快,是在帮她吗?
“我平时也没什么事做。”素萍笑笑,“收拾屋子,洗衣做饭,总比闲着好。”
齐先生看洛瑾不发话,遂说道:“既然如此,也就不急于一时,到时候真忙不过来再说。”
齐先生跟了莫恩庭这些日子,差不多也看出来了。公子身边的洛姑娘是个简单的,一切事情都是公子说的算,可是他还看得出来,就是公子在乎这姑娘。
天黑前,莫恩庭和洛瑾回了大石村,就像以前一样,穿的简单,一直从县城走着回去的。牵着的毛驴背上,驼了些带回家的礼物。
莫家热闹极了,最高兴的是大峪,得了有趣的玩意儿,嘴巴那叫一个甜。
宁娘的肚子隆了出来,但是走路依旧麻利。脸上却越来越圆,比起原先变了些模样。
张婆子看着一炕的礼物,嘴里唠叨着:又花银子?以后要花销的地方还很多。
莫振邦则是问着一路上顺利不?家里的老人身体怎么样,别忘记回信报声平安。
正间,洛瑾像以前一样坐在灶前烧火。晚上加了两个菜,宁娘坐在方桌旁,和洛瑾说着话。
“衙门里判下来了。”宁娘将摘好的菜放进盆里,“钟哥应该过几天就走了,天这么热,路上也要遭把罪。”
“那还不是他自己找的?”张婆子从饭橱里端出几个盘子,“好好地干活儿,谁会把他抓了去?”
这就是莫家,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不过时不时会挨到张婆子的几句唠叨。
晚上,莫恩庭和洛瑾回了西厢屋,这里还是原来的样子,绣架静静的靠在墙边。
洛瑾心里有些不明白,谢家什么都好,为什么莫恩庭会回到大石村?任何人看来,都不想放开那种权势吧!索性也就问出来了。
莫恩庭看着炕边缝衣服的洛瑾,“谢家的东西是我的,我绝不会拱手让人。现在回来,以后还是会回去的。”
“这般折腾?”洛瑾低着头问道,想着那令人压抑的谢府,“是为什么?”
“我现在出来,的确是因为户籍的原因,不过这只是其一。”莫恩庭放下书,“还有,我这样做,谢家会觉得亏欠我,肯定会为我准备更多。”
洛瑾有些明白,又有些糊涂,这人是连他的父亲都算计吗?“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