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科举一道,如同万马千军过那独木桥一般,十年寒窗苦读也并非能得一个好结果来,不知有多少白发苍苍的老童生临到老仍旧只是一个童生。

大周地大物博,人口稠密,延续前朝来的科举已有几十载之久,朝廷虽重才,却十分重视学子的学问品行,三年一次的录中,如进士出身,一届只不过三百余人。

若童生试十里挑一,院试百里挑一,那到乡试会试便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在经县考、府考后,中者为童生,在经由院考为秀才,而后二者则是在州府,由当今亲派官员主持,考核州府辖下的学子,而会靠则入京城,由朝廷派出主持官员们主持,共同审核后中者入殿试,由当今亲考,定下名次。

十年寒窗苦读,一举闻名天下知。

天下学子莫不想争那最高处的位置。

县考在各县举行,本该由何平宴这个知县主持,但他为了避嫌,令柳县丞、陶主薄监考。

米仙仙替大儿理了理衣裳,十岁的何越已经长到了她肩膀,再不是那个被她抱在怀里软软娇娇的小儿了,那些日子恍如昨日一般。

两年时间,米仙仙面目仍旧如同大姑娘一般,面儿上娇艳如花,满眼找不出一丝沧桑倦意来,浑身清淩淩的,一出门,任谁也不觉她是有这么大孩子的人,把他们母子认成姐弟也是常有的事。

米仙仙她实在是显得太年轻了些。

身上还带着一股子大姑娘才有的鲜活之态。

“别担心,好好考便是了。”她安慰大儿。

生怕他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

昭明书院这一回也有几位学子下场,有孔举人作保,几位学子都能参加县考。

何越已经有了两分他爹的那份长身而立,整个人却又更多了份清风朗月,他眉目如同那画中人一般,浅浅露出个笑来,少年人独有的声音清脆灵动,安慰她:“娘你放心,我没事的。”

何平宴从一旁揽着人,看了儿子一眼,低下头极尽温柔:“越儿学问基础扎实,连孔举人都说他这回必定能过童生试的,莫要太担忧了。”

何越嘴角抽了抽,从容走到一旁。

童生试并不难,考校的也都是书中内容,其实这童生试一关无非是检验学子所学是否倒背如流罢了。多数官员会把这些书中内容打乱让下场的学子们拼凑或罗列出来。

只要底子扎实,童生试并不难。

何越书院有孔举人,见识宽广,家中更有身为进士出身的父亲教导,早早在学业上为他规划好了,何平宴并不担心他的儿子连一个小小的童生试都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