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他在看着你 春韭 2770 字 3个月前

权。

这个法律词汇,涵括的一部分意义是,自然人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人格权。

这个词弹性极大。

因为文化上的分歧,“与公共利益无关”这一点,难以界定清楚。

比如,在中国,父母逼子女相亲是很正常的事,而在一部分芬兰人的观念里,这已经到了可以向法院起诉的地步。毕竟在这个人际淡漠的北欧国家,等公交排队排太近,都像在侵犯权。

但是,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体系里,他此刻的行为,都够不上“侵犯”这个说法。

因为,他打开的虽然是别人的页面。

可他使用的,是他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

乔伊端着水杯。

透明水晶杯子里,淡蓝色弱碱水微微晃动。

眼前的电脑屏幕上,一个灰色极简的页面,正缓缓铺展开来,最上面的title,是用18磅erte字体写就的一个白色的——

jane doe?

乔伊轻轻晃动着水杯,眼神莫测。

jane doe,简-多伊,香港翻译成珍道,是地地道道的美国用语,专门用来指那些在司法案件中,那些身份无法确定的人或尸体,女性叫简-多伊,男性叫约翰-多伊。

就像中国的张三李四一样。

这个网络页面极其不稳定,大概也是这个叫简-多伊的女人帮她做的。

他刚才用这个网页给自己的邮箱发了一封无痕邮件,随意追踪了一下信息传递路径,邮件先从中国传到了西班牙,再从西班牙转到摩洛哥,最后从摩洛哥回到英国一个两层加密过滤的匿名服务器里。

大概格式上有特定要求,邮件又被退了回来。

匿名?这是个笑话。

这种anonyo ft服务器,说匿名,顶多只是找不到注册用户信息而已,但是其他的位置信息,线路信息,仍然可以追踪。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可以匿名的东西。

……

过于复杂和漫长的信息运输网络,他不得不耐心地等待着网页上的信息内容一行一行地加载出来。

先出来的是一个叫“文森和jane”的文件夹。

他点开,从上拉到下,大概三四页的样子,不多,几个月才有几句交谈,全是李文森和这具叫简-多伊的女性尸体互相发送的日常信息,语气相当熟稔,应该是现实里很早就相识。

最早的对话是2006年4月1日,由简-多伊先发出,内容简单粗暴。

——“死了烦请告知,我好腾时间准备棺木,谢谢合作。jane”

李文森未回复。

2006年5月6日。

——“刘正文失联。jane”

无回复。

2006年7月8日。

——“文森失联。jane”

无回复。

2006年8月9日。

——“确定文森失踪,ann你在哪里。jane”

无回复。

2006年9月1日。

——“确定刘正文已死,你在哪里。jane”

无回复。

2006年11月7日。

——“伦敦墓地价格上涨,坑太多买不起,收到请尽快回复。jane”

李文森仍未回复。

……

刘正文,就算像乔伊这样压根没有翻过介绍册的人都知道他。

因为他的头像,就挂在的走廊上。

他在当了二十年的所长,结果在十年前的一次昆仑山实地考察中,失足陷进腐朽落叶形成的“烟泡”,再也没有回来,四个月以后才找到他的尸体。

把尸体捞出来的现场照片,现在还存在沈城办公室的所长档案袋里,李文森那里有备份。这个曾经占据了各大科学杂志版面的老人,别说皮肤,连骨架都是零零散散的,根本认不出是本人,直到组织样本被送到北京后,才确认了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