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战斗的起始阶段和第一天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也是在轰炸机出动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庞大的战斗机群越过了英吉利海峡。不过不同的是,德国空军并没有起飞大群的战斗机进行拦截,只派出了几架飞机远远地监视。当美国战斗机逼近这些飞机的时候,他们也都毫不犹豫的转身走人了。欧洲的上空,几乎看不到一架德国飞机了。
罗德里格斯收小了节流阀,现在他的机群正飞行在6500米的高度上。这并不是-51相对于bf-109的绝对优势高度,但是既然根本就没有bf-109机群升空,飞在这个高度上相对就更省油一些。而且在这个高度上,小口径高炮打不到,大口径高炮打战斗机这样的高机动目标又打不着。相对也很安全。-51机群保持着不到450公里的时速,在这片空域上空反复盘旋。
大约40分钟之后,又有一队挂着特大号副油箱的-47赶到了这个区域的上空。为了省油,-47也和-51一样,被洗掉了除了识别标志之外所有的油漆。胖胖的机身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的,老远就能看到。
罗德里格斯知道,-47的到来,意味着轰炸机就快到了。即使换上了特大号的油箱,-47的航程还是没法和-51这样的变态相比的。所以它们不可能像-51那样提前那么久来清理空域,它们只能在轰炸机到来前,估计德国人的战斗机正要起飞爬升的时候,赶到相关空域。
的确,就像罗德里格斯预想的一样。德国的防空雷达已经发现了美国人的轰炸机群。于是各个德国机场都忙碌了起来。
穆勒的bf-109正在准备起飞。这次他们的任务是保护重装甲的ju88和bf-110,掩护他们向即将到来的轰炸机群发起攻击。
作为掩护集群的48架bf-109会首先起飞,他们起飞后,12架ju88和9架bf-110才会陆续起飞,然后在bf-109的护卫下努力爬升。
起飞很顺利,穆勒和他的僚机门格尔以及其他的一些bf-109首先爬升到了1500米的高度,然后开始保持这个高度在机场上空盘旋。此时,那些笨重的ju88和bf-110也开始依次起飞。
这些ju88和bf-110都进一步加强了装甲,这样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他们的爬升慢得就像是沿着葡萄藤往上爬的蜗牛。
bf-109保持着比ju88和bf-110高出大约800米的高度,保持着和他们相当的爬升率缓慢的爬升。为了保证在即将开始的交战中,bf-109能有较好的能量状况,穆勒他们必须让飞机拥有较高的速度。而重载的ju88和bf-110则无论如何没办法飞出高速度。所以穆勒的机群不得不停地在突击机群上空做高速的8字回旋。
当他们爬升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美国人就发现了他们。首先是两架由-38改成的侦察机从他们头顶飞过,不一会儿,一个由两个中队的48架-51战斗机和12架-47战斗机组成的机群就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