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九年,郭皇后病逝,皇帝提出立李氏为后,遭群臣反对。其中高老相爷尤其反对的激烈。他屡次向皇上提出刘氏出身微贱,无子傍身,不适为后。
皇帝虽贵为天子,却不能一意孤行,只好作罢,暂把李氏升为德妃,皇后一职空缺三年。
三年后,李氏生下一子,皇帝才立排众议,立李氏为后。而这一年,李皇后已四十有三。
“春阳啊,皇上的病怕是……高、崔两家一明一暗把持朝政,虽是国家栋梁,难保不生二心。靖琪年幼,少不更事,主弱臣强,乃国之大忌啊!”
李皇后十指紧握,幽幽一叹:“更何况当年的事,瞒得过天下众人,只怕瞒不过高府那位老相爷。”
春阳微微一愣,忙道:“当年的事情,高老相爷身在宫外,怎么会……”
李皇后冷哼一声:“那只老狐狸,自先帝起,便是先帝的肱股之臣,有些事,他怕也是心中有疑虑的。只是苦于没有证据罢了。”
春阳心头突突一跳,忙道:“娘娘,这可如何是好,万一……”
李皇后微微叹息一声:“卧榻之上,岂容他人窥视!春阳啊,你说本宫该如何是好啊?”
春阳摸清了皇后的心思,沉思良久方道:“回皇后,奴婢不懂朝庭大事,奴婢只知道小时候若遇到什么为难的事,便跟家里人商量。”
李皇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释然一笑:“本宫也有些日子没见逍遥侯夫人了。”
“可不是吗,奴婢算算,估摸着该有一个月了!”春阳笑道。
李皇后浅笑地点点头。
“奴婢这就去安排。”春阳展眉笑道。
李皇后摆摆手道:“倒也不急。太子这两日书读得可好?”
春阳笑道:“皇后惦记着。怎不自己去瞧瞧?听说太子这几日读书总要读到四更才睡。”
李皇后面色一沉,有些坐不住。
“这孩子,哪能这样遭塌自己个的身子?快,快让御缮房炖些个补品来,我一会瞧瞧去。”
春阳躬着身笑道:“娘娘放心,奴婢啊这就去!”
春阳刚走两步,夏公公打着千儿匆匆进来。他朝春阳递了个眼色。春阳忙顿住了脚,跟了进来。
夏公公凑到皇后跟前。低声道:“娘娘,皇上昨晚批完褶子,不知何故,去了重华宫!”
淡淡的一句话。从夏公公嘴里轻轻说出,春阳听得心头直跳,忙用眼睛去瞧皇后。
皇后的脸上平静依旧。
正阳宫诺大的宫殿里,静谥的没有一丝声响。
皇后缓缓地抬起手,春阳忙扶住了。
一丝淡笑在嘴角绽开,瞬间化为一抹冷然的讥讽,一国之后的凛冽气势赫然外露。
春阳与夏公公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许久,柔媚的声音淡淡响起。
“明日。让逍遥侯进宫。”
……
莘国的京城,素来是南贵,东富。西热闹。
城南的三庙胡同,素来是达官贵人云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