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古旭天未亮便起身, 藏入拉货的牛车中。
大军继续北上, 下午时分,却是在即将抵达下一处城镇时被一行约莫数千人的军队逼停。
领军之是应当在南方与百里虞扬部队交战的赵从安。
赵从安身份特殊, 赵家此前为献文帝部下,父亲赵覃如今依旧驻守边塞,他则在秋猎时南下归属太子一派, 此时出现在由京都至边塞的路途中, 也不知是敌是友?
但他身后士兵不过千余人,即便交战也不足为患。只是他父亲可是驻守边塞的一把手赵覃,难不成真要开战!
正在众人不知如何是好时, 郑玉林身旁一面覆烫金铁质面具的青年却是打马上前。
赵从安见此,忙下马跪拜,高呼道:“末将赵从安参见太子。”
众人大惊!
哪知此时,郑玉林却也是下得马来, 朝那男子跪拜,“末将郑玉林参见太子!”
陆盛拉转身下马儿,回身看着郑玉林身后那二万大军, 缓缓取下面具。
两万士兵中,一半已随同郑玉林跪拜, 高声齐呼太子。剩下一万士兵由世家子弟同百姓组建而成,面对此情此景则是惶惶然不知所措!
他们都是新兵, 入伍不过半月便被强行拉着前往边塞抵抗北燕,都是新兵蛋子,此时见着这场面, 慌的不行!
这是叛变了!
陆盛此时缓缓打马上前,一行士兵纷纷退于两侧,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他神情肃穆,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突然一指马鞭,在万余人中准确的指出一人姓名,‘南宫羽’
‘陈三旭’
‘齐文豪’
‘………’
约两百人被他点出姓名,这些人皆是世家子弟,其中少数有幸与陆盛相识。但更多的却是与他毫无交集的青年,只他却都能准确无误的将这些人的名字与面容对上。
“尔等具都年少,至边塞保家卫国自是应当,但这家为真,国却是假的!”
“百里虞扬此前与北燕贼子肖寒岁同谋,欺压京都世家,不归顺者如孟家、沈家等皆被屠戮,满门尸体弃至城南乱葬岗。而汝等家族,上交兵权散尽钱财只为保命,却仍是被一纸御令送入军中。”
“昨日送行之时,街道两侧皆为垂泪的家人,尔等难道便要如百里虞扬所愿,离京赶赴边塞,留下家中老幼为百里虞扬迫害吗?”
这话击中了这些世家子弟,他们本便不愿远赴边塞。
此时,万人皆安静不语,陆盛缓缓看去,却见一名身材矮小的士兵高呼道:“百里大人为朝中忠臣,受先帝御令封为摄政王,且我只是一平民百姓,家室不若世家子弟,我入军,只为抵抗北燕贼子,护佑我在京都的家人。”
“是吗?”
陆盛冷笑,一直羽箭自郑玉林手中而出,贯穿那说话之人的脖颈。
众人见此纷纷四散开来,方才被陆盛三言两语劝服的世家子弟此时皆警惕的看向他。
陆盛一指离那青年最近的一人,神情散漫,道:“你去搜他的身,看看他是否只是一名普通的平民百姓。”
那人不解,却也不敢怠慢,忙跑上前去,搜那人的身,从他怀中掏出一束红夷炮。
这东西是战时用以传递信息,以火点燃后,冲上天空,夜间色泽明亮,经久不衰,白日,声音响亮,烟雾不散,即便是百里外也能清清楚楚瞧见。
这东西如今集中放置在拉货的牛车上,专人看管,并未分发。他若真只是一名普通百姓,怎还会有这些东西?
那人心中惊疑不定,正在这时,军中接连传来惨叫,不时有人被身边人屠杀。
人心惶惶!
郑玉林及赵从安此时皆骑上马缓步至陆盛身侧,同他一道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幅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