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好,阳光明媚,里正家的前院里,四周立了长长的竹竿,撑起了一块大大的油布,将阳光的灼热挡去了些。被遮挡住的空地上,已经摆好了酒席桌椅,一身印着福禄寿花纹暗红袍子的何里正正一一与宾客拱手作礼,里正夫人在礼物招呼女眷,好些人家带来了自己家的闺女,一个个看着里正夫人,神色飞扬。倒是主人家里正夫人,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何远一大早就不见了,明明这几日挺老实的,可千万别在这个节骨眼出什么岔子!
而另一头的灶房里,王凤娇和李秀娥两个人守着自己的女儿,王凤娇一脸得色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手脚麻利动作利落的擀面,反观那何柳儿,总是显得心不在焉的,王凤娇两头都顾及着,忍不住问道:“三嫂子,你家柳儿要做啥啊?”
何柳儿正专心的揉着面,充耳不闻。李秀娥和煦一笑:“柳儿前阵子在镇上吃过一种糕点,她觉得味道不错,便学着做一做,兴许里正会喜欢。”
糕点!?王凤娇心头一紧——是个啥样的糕点,难不成吃了就会做了?柳儿的确是长长出去走动,指不定真的见识就会多一些!王凤娇瞧着觉得十分有危机,难免就把脖子够长了些。何柳儿连看都不愿意看自己的二婶,她要巴着看,她就有意无意的换个方向挡住二婶的视线,把王凤娇气的一瞪一瞪的,越发认真的监督起香芝的进度。
如今外头宾客满堂,灶房请来的其他伙计都开始忙起来,其中一个两个将眼神投向了王凤娇和李秀娥,想问问是不是可以开始准备。眼看着离开席没剩下多少时间,王李二人又嘱咐了女儿几句,纷纷开始忙碌起来。
镇上的郑家木材生意做的挺大,每每哪个家中结亲做家具的,都是在郑家定的货,何家村好些家里没田的穷户,就是在郑家的作坊里做工,加之郑家现在兴许会与何家村结亲,无论如何,里正都要请上一请。
这不,远远瞧着一辆马车愈驶愈近,里正就已经迎了几步出去了。可还没走几步,里正便是一愣。那缓缓而来的马车后头,竟然还跟了一辆!
可没听说郑家会来这么多人啊!
何里正心里在打鼓,仍旧笑着迎了上去。郑家的公子郑泽是个十分有生意头脑的年轻人,不过二十出头的年龄,却已经是整个作坊乃至家中生意的一把好手。
马车在里正家门口停下来,车夫跳下车,打开车门,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已然先行跳下车,旋即转过身,将车内另一位老者扶下来,这二人,便是郑老爷与他的独子,郑泽。两人方一下车,后头那辆马车上的人也跟着跳了下来,李恒才今日穿的也十分喜庆,走到前头来见到里正,便立即贺了寿,身后的小厮捧着贺礼跟上前,里正一怔,立即将人都请了进去。
郑泽生的十分俊朗,一双漆黑的眼深邃不见底,玉树临风的往那里一站,那些在里屋嗑瓜子的姑娘们纷纷的围到了窗户边巴巴的张望。何李氏晓得郑家的人来了,更是卖力的挤到窗户边,透过窗户峰峰瞧见那郑泽的样貌气质,心里更是美的冒泡,连带着看周遭这些婆娘姑娘们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不屑——哼,看啥看,再看也不是你们家的!
何李氏心中一动,立即跑到了厨房。烧火做饭这种事,毕竟是个油烟活,哪怕两个孙女长得再出挑,这带着一身油烟味儿可不好!彼时,香芝的长寿面已经做的差不多,只要下锅滚一滚,放到高汤里头就好,而柳儿的糕点也已经蒸上了。
何李氏告诉两个媳妇郑家公子已经快到了,王凤娇一听,立即叫香芝去换上刚才换下来的衣裳,香芝斜了还慢悠悠的看着蒸笼的何柳儿,哼了一声,匆匆去换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