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事情结束众人拜别县丞大人,县丞特意提出让人用府上的马车送他们回去,里长几番拒绝,县丞还是十分坚持,林飘不发表意见。

他想坐舒服的。

最终以坐马车为最终结论,大家收拾了一下住在县丞府上的东西以及收到的一些赠礼,二柱帮沈鸿扛着一大摞厚厚的书籍,沈鸿手里提着林飘的小包袱,众人准备离去时林飘才想起小玉娘同自己说过,走时要同她说一声,道一声别再走。

想到小玉娘这两天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模样,林飘不想对一个小孩食言,便让沈鸿一行人在门口休息着稍等自己一会,快步跑进府内,府中这两日他都走熟了,各个道路转折都熟记于心,林飘没两下就到了小玉娘的闺阁处。

外面洒扫的丫头看见他:“林飘?你不说走了吗?”

“我来同小玉娘告别。”

“哦哦,大人刚刚才来看小姐,现在还在里面,你等会我去通报一声。”

没一会丫头就来请他进去,小玉娘一见他就笑开了花:“林飘哥哥,方才爹爹说你离开要回家了我才不信了,你答应了要同我道别才走的。”说着扭头看向县丞:“爹爹你看吧,我就说林飘哥哥不骗人的吧。”

县丞站起身来满脸笑意:“言而有信本就不易,何况是对一个小女孩,如此言而有信实在少见。”

“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还要感谢县丞大人,此次的案子如此顺利县城大人居功至伟。”林飘微笑脸,他只是怕小玉娘哭,下次见面的时候对他闹脾气而已。

“不用谢我,这次的事情要说还是你小叔子的功劳,前两日他在我书房看书,意外在大宁律里翻到了这一页便来问我似乎没怎么听过这一页的判法,我同他探讨了一下便觉得这案子倒是很适合这一页。”

“是吗?”林飘有些诧异。

“他这人还十分谦逊有礼,我本想将那一本大宁律送给他,他却十分推辞,说是不看科举无关的杂书,免得分心应付不来。”

“原来如此。”林飘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同小玉娘以及县丞告别后就远路返回,沿着弯弯折折的院里小径一直到门口。

一行人还老老实实等在门口,周习善已经套好了牛车,将牛牵到府衙的另一侧等候,上面装着他们的一些行礼,县丞大人派来的马车则门口等候着。

书籍金贵,二柱始终没有放开手将手里厚厚一摞书籍放在地上歇一歇,沈鸿在一旁站得笔直,瘦弱而挺拔,俊美精致而沉默,手里还提着他的小包袱,抬眼看见他出来了露出一丝笑意。

二柱欢快的往前跑:“坐马车喽!”

“嫂嫂。”

“嗯,我们走吧,这会回去不要耽搁了晚饭。”两人向前走着。

第27章

大沈家的玉玲正抱着孩子在榕树下,阳光落金似得洒下来在孩子脸上,捏开花生壳的声音荜拨,大家都乘着着剥花生的间隙闲聊。

“你说,小沈家这去告官,一去好几天了,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我看悬,他们走的那个早上老李家儿子不是去隔壁村了吗?说是去传了消息,他们一听到消息就马上赶着也去县府上了,听说林飘那后娘也跟着去了。”

“她去凑什么热闹啊!那种没心肝的东西他都要帮?就算不想着林飘,人也得有良心啊!”

“可不就是嘛,所以说他们这一去啊,那畜生爹,还有林飘后娘,两个都是长辈,到时候话还不是由他们说,两个小的想告官怎么告得成?”

二婶子这两天在家里闲得无聊,也开始聚在大榕树下打发时间,耳朵里听不得这些人说什么告不赢的话:“我看不见得,林飘有股聪明劲,沈鸿又是读过书的,他们肯定有自己的法子。”

玉玲听着笑笑:“县府的规矩大着呢,就是我男人早年的那个先生,如今是个秀才,他们同窗但凡读圣贤书的,就没有一个不重孝道不敬老的。”

二婶子不服:“犯浑的是林远,关林周氏什么事,林飘告的是林远,怎么就扯上不孝顺了,别读的是糊涂书,事情都分不清了。”

玉玲一听她话里有些犯冲,像是在骂自己,当即笑了笑:“我看二婶子眼里只有沈鸿读的是正经书,天下就没读正经书的了,个个都比不上沈鸿。”

二婶子一听她和自己顶上了,心里早就不满大沈家,从林飘入门到沈鸿开小私塾,大沈家哪次不在里面鼓捣出事情来捣乱?人家孤寡的一对叔嫂,教村里孩子识字糊个口大沈家都要出来横插一脚。

“沈鸿又聪明年纪又小,肯定是比有些孩子都生了还没考上童生的读书正经。”

“你……”玉玲没想到她敢骂到自己男人身上,那可是村里正正经经的读书人,明年定能考上童生的,这些碎嘴娘们哪里配说她男人!

她噌的站起身:“你说什么?”

二婶子把手里花生一扔也站起身:“我说沈鸿比你男人有本事,沈鸿像你男人这么个年纪的时候,说不得状元都考上了!你男人还在考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