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桃花的苗子,是沈潇云出资购买,栽种的人则是村里的人,每家每户,都要出动,按人头来计算。
这并非是沈潇云不愿意出这个钱,而是沈潇云想要大家一起行动,这样大家才有集体的荣誉感,呵护感,珍惜,爱护的心情。
就跟村里的大鱼塘似的,这鱼塘里面的鱼,家家户户都有份儿,大家才会爱惜这口鱼塘,不然这鱼塘不管是漏了,还是干了缺水了,大家都当没看见。
云水村的村民对于沈潇云这个提议没有什么异议,如今,他们跟游客打了交道多了,也经常去村里的学堂里面上课,跟进外面的一些东西,知道沈潇云这是要给他们云水村打造一个品牌效应出来。
大道理他们不懂,可沈潇云给的列子很简单,比如说,别人一去北京,就会买北京烤鸭,去上海,别人就会说狗不理包子好不好吃啊,去山东,就问那边的煎饼味道怎么样,是一个样的。
得有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大家一说,就知道,然后一报出来,就恍然大悟。
哦~
云水村啊,桃花源呀,那个地方都是桃花,可美可好看啦。
既然沈潇云说了,他们就照着做就好了,反正跟着沈潇云一起干,准没错。云水村的村民,这一年来,家家户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变成了旅游村,所有的经济都带动了,他们日子过好了,并没有忘本。
于是,这苗子买回来,就两天的功夫,从桃花镇,到云水村,将近百里的路程,沿路上,两侧都给栽种了桃树。
这日子迈上了正轨之后,一切都过的那么悠然自得。
云水村这边,游客来来往往,大家留恋这边的美食,享受了果腹之后,味觉和嗅觉的满足感,而沈潇云也习惯了这种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