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懂吗?”

“就是,林叙同志,你可别太骄傲。”

“咱们厂现在要开始给这艘LNG船做宣传了吗?我前些日子还看到有海外媒体说咱们绝对造不出LNG船,真想把船拍在他们脸上啊。”

“会死人的,要是死不了人,我也想拍。”

“随便他们怎么说呗,这又不妨碍咱们真把船造出来了。”陈辽摊在椅子上,“卫强还打电话过来问,是不是船造出来了?”

LNG船还没造好,卫强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先一步离开了。

林叙甚至都没有好好挽留对方,只是留对方吃了顿饭,离开之前,卫强也在海城好好逛了逛,读书期间比较穷t,他只能去那些免费的景点,现在虽然不算富有,日子总归比以前好过多了。

……

而进入90年代以后,林叙他们这些普通员工都渐渐意识到船舶市场已经逐渐回暖了。

南江厂的订单虽然没有在国际上取得领先,但论订单总数,却已经远远超过7、80年代,除此之外,由于南江厂已经掌握了大型散货船、集装箱船和LPG船建造的技术,性价比又高,在这艘LNG船建造期间,南江厂的订单实现了井喷,目前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了。

“等这艘船正式下了水,咱们就可以研发新一代LNG船了。”施家望道,“等咱们先好好宣传宣传。”

事实上,南江厂的动态一直被有竞争关系的海外船厂关注着。

在这艘LNG船建造的过程中,海外一直有媒体发文,称南江厂技术不到位、冒然涉足LNG船领域,就算南江厂把LNG船成功造出来,其安全性始终令人担忧。

当然,虽然几家有LNG船建造实力的海外船厂一直在唱衰南江厂,然而,因为这几家船厂并非只在LNG船一个领域和南江厂展开竞争。

他们一开始确实没把南江厂放在眼里,然而,自80年代以后,南江厂造出来的各种船型抢走了日子国和K国船厂的不少订单。

虽然这也有对方船厂排期满、船东退而求其次选南江厂的因素在。

可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南江厂的崛起绝非好消息。

K国船厂就是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战胜了日子国船厂,在目前的国际船舶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如果南江厂仅在低附加值船领域争夺市场,K国方面倒是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发展自身的高附加值船,但眼下,南江厂居然已经涉足了LNG船领域。

K国方面对南江厂的警惕在于只要南江厂下定决心要造的船,至今为止居然没有不成功的。

之前南江厂抢走了日子国和K国的LPG船订单,口碑也打出来了,关键是南江厂造出来的船品质不错,以至于这几年,K国和日子国的船厂一总结,才发现南江厂居然居然已经成了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眼下K国和日子国的船厂虽然没有收到南江厂造出LNG船的准确消息,不过南江厂的效率摆在那里,所以几家船厂才开始频繁地放出风,疯狂唱衰南江厂新造的这艘LNG船。

对于这一点,南江厂方面也相当清楚。

换个角度想,如果南江厂造出的船毫无影响力,也无法对K国和日子国的造船厂造成威胁,对方有必要渲染吗?

……

这一年的春天,南江厂造出来的第一艘LNG船正式下水,对于南江厂自身、对于国内的船舶行业,这都可谓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程安民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可谈起这艘船建造的过程,他的声音里也不由带着哽咽。

林叙他们这些具体负责的员工承担的是技术上的压力,而作为南江厂厂长,程安民则要协调各方在启动LNG船项目之初,南江厂收到的并非全是支持。

不止海外有唱衰的声音,国内也同样如此,某家新兴报纸就声称,南江厂造LNG船的做法完全就是劳民伤财。

“天然气的覆盖率并不高,短时间内数值也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南江厂不能一味只考虑自身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船舶行业与当下的经济环境适配的问题。”

“LNG船的使用率并不高……据了解,南江厂新建的这艘LNG船所耗费的成本要高于直接购买一艘LNG船。”

这些报道一篇接着一篇,有一阵子发得尤其频繁,还有那种对船舶行业了解不够深的人来问程安民,说他们非要上马LNG船项目,是不是劳民伤财?

从这个项目启动以来,内外究竟面临了多大的压力,没有人比程安民更清楚。

现在LNG船造出来了,他身上的负担顿时减轻了。

这艘LNG船建造时间长,下水试验的周期也不短,南江厂上上下下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