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韩正泰让人收钱之前明确表明,这是给皇家学院的赞助费,而不是给他个人的。
尤其,这些钱全部都进入了李元民的库房里面,作为皇家学院之后的开支。
最后,韩正泰给的也只是报名的通知书,而不是书院的通知书。
无论从哪个立场都是没办法攻讦到韩正泰的。
这些状告韩正泰的,不仅没得到李元民的支持,反而将他们全部都斥责了一番,让这群人郁闷不已。
民间的百姓们可不知道世族此时的郁闷,皇家学院不以出身招学生,将来还可以做官的消息一经传出,普通百姓和那些寒门子弟全部都沸腾了。
原本就有些小道消息传出来,只是大家对此也不确定。
现在等到报纸上刊登了消息,大家这才真正确定。
也不怪大家会这么兴奋,要知道,当今社会的阶级已经非常固话了。
寒门子弟或许还有改换门楣的机会,还有上升的空间。
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的上升空间则是完全被封死了,只能够一直存在于社会最底层。
而这次的皇家学院,让中下阶层看到了晋升的希望。
希望,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不可否认,它很重要。
完全没有奔头的活着,和行尸走肉是没有区别的。
而有一个希望摆在大家的面前,尽管知道这个希望非常渺茫,但是它却能够给人一种心灵的支撑。
第八期报纸,无论是销量还是讨论度,都远超前面几期。
甚至抢购到这期报纸的百姓很少有人将它卖掉,也因此第八期报纸在黑市里的收购价也要比之前几期要高。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前面几期对于百姓而言,都是一些花边新闻,大家虽然气愤,但是和他们自身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这期的报纸则不同,这皇家学院可以说和百姓们息息相关。
只要能够进入这皇家学院,大家就能够实现阶级跳跃的希望,这让大家怎么可能不兴奋。
但凡家里有符合报名条件的,就没有不想去尝试的。
报名并非免费,需要交纳一百文。
这个钱是报名的工本费以及之后参加考核的费用。
这个倒不是李元民或者韩正泰想要薅羊毛赚钱,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报名的人员会非常多,李元民承担不起这项费用,所以只能够平摊大大家的身上了。
当然了一百文的价格并不高,就是普通百姓也能够拿的出来。
这些平日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的百姓而言,这一次却异常的大方,一百文掏出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皇家学院那边传来消息,学院已经正式全部建设完成,韩正泰和李修文也从川门沟回到了长安。
转眼到达三月十日,也就是皇家学院正式报名的日期。
这一日,长安街头沸腾了,但凡家中有附和报名条件的人员,全部都往皇家学院的方向涌去了。
为了维持治安,李元民甚至派出了禁军在街头维持秩序。
韩正泰在这个时候也还是给了世族一些特权的,比如,花10金能够不用排队就报名。
准确的说,这项特权不是韩正泰给的,而是李元民给的,只是李元民作为皇帝不好说这话,只能让韩正泰出面。
原因也很简单,想要从世族手里多薅点羊毛下来,用来投入到之后皇家学院的教学当中。
报名的人员基本上都集中在长安城或者周边的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