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真正的奢靡】

翔记。

这个名字在三百年前,被视为是穷奢极欲的代表。而到了今时今日,虽然不复往日的辉煌,显得多少有些门前冷落车马稀,但是清楚这里头道道的人会知道,这里已经不是如同三百年前那样,有钱就能踏得进它的门槛的了。

现如今,想要进入翔记,如果不是身份得当,单单只是只是掏出白花花的银子,这里边的工作人员,包括服务员甚至是陪酒的小姐在内,都是不屑一顾的。

原先的翔记,滞留在最繁华的地带,而现在的翔记,则坐落在沪青平公路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大院之中。

相同的,只是那依旧古色古香但却依稀可以辨识出年代久远的门楣,还有就是门口那两座脖子高高仰起的大石狮子。

沈睿乘着赵副省长的专车,抵达这里的时候,不禁很是留意了一下门口的一块看似不起眼却赫然放置在正门口的大石。

“这就是从前所言的上马石吧?”沈睿像是不经意的问道。

赵副省长一愣,随即笑了:“没想到你这个年纪居然还会知道有上马石这么回事……不过,你看得出这块上马石的年代么?”

沈睿绕过那块石头,不做第二眼的停留:“不会超过五十年,我琢磨着应该是建国之后的产物了。”

“哦?为什么这么说?”赵副省长对于沈睿的不屑一顾似乎很有些兴趣。

“翔记我没来过,但是也听说过一些。在大清朝的时候,这是拿着秤杆往外头称金子的地方,但凡是来到这里地客人。基本上就做好了一日挥霍万金的准备。如同这种地方,若是用的是这冷冰冰的上马石,岂不是叫人笑话档次不够了?当时这里应该是用活人做上马石吧,达官贵人的脚是不能沾上泥土星子地。”沈睿如数家珍一般,把从前那些贵族的秉性说了出来。

赵副省长哈哈大笑。居然主动地搭上了沈睿的肩膀,轻轻的拍了两拍。随后朝着大门走了进去。

旁边的随从见了,很是惊讶的又看了两眼沈睿,心说这个年轻人是什么来路,居然能令得少年得志的赵副省长如此青睐,别人不清楚,赵副省长地随从可是门清的很。赵副省长绝不是仅仅瞄着个山东省委书记地位置的人。而且,他这些年官运亨通。四十出头就眼看着要到达省委书记的位置了。基本上,等同于就是中央的预备军,怕是在省委书记的位置上盘桓几年,就是要上调中央地人物。能得他拍拍肩膀,这是如何的殊荣?

而赵副省长心里。原本也只是把沈睿当成一个有些小本事的年轻人,虽然也惊讶于沈睿这两年财富积累地速度,可是比他快的在偌大的中国也还多了去了。可是见面之后。先是在城里找了个很有些年头的茶社坐着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对于沈睿的印象就提升了一截。待到来到这里,说起这关于上马石的话题,又让赵副省长对沈睿是刮目相看。有时候,这种投其所好,往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若是刻意为之,往往斧凿的痕迹过重,如同赵副省长这种青云直上之辈,自然是看在眼里了然于胸。

而偏偏是沈睿这种远近交递,似乎一切都还挺漠然的态度,却让赵副省长高看了他一眼了。

跟在沈睿和赵副省长身后,邵叶自然也是低头赶忙进了大门,而至于赵副省长带来的司机和随从,则是没分进去的,不过在大门之外还有个侧向的小红楼,那才是接待他们的地方。

进门之后,沈睿和邵叶都有些震惊于这里的华贵。未见得金碧辉煌,但是却磅礴大气。这就像是借着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而迅速发家的那些人,也许身上都包装上了阿玛尼、杰尼亚、百达翡丽等等这些世界顶级的奢侈品牌,座驾也都是宾利或者迈巴赫之类的,但是这只能说明你有钱而已。真正的上流,或许你见到那些人之后,却会惊讶于他们身上居然找不到任何一件带着品牌痕迹的衣物,这就是所谓由奢入俭了。到了一定的份上,人,早就不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做什么装饰或者强调,往往只需要身上不经意透露出来的那种大气和威严,就足以说明一个人的身份。

这也就是所谓培养一个富翁,只需要十年的时间,可是培养一个贵族,没有三代以上是绝难以做到的。

当然了,进入贵族行列,最简单的方式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从官为宦,这才是最简单的登天方式。一个人,从小小的公务员一路扶摇直上,逐渐的爬上高位之后,这几十年间养成的脾性和声容,就远不是一个忙于算计和奔波的商人可以比拟的了。这也就是造成中国古代

便再有钱,却永远都是读书人的附庸的原因,读书人朝得以高中就立刻跻身贵族行列的,而商人也许忙忙碌碌三生,也不过是个地方财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