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开始,晏就强调要自己培养工程师,尽量少从台湾去挖人。
蔺征西总共去台湾挖了两次人:第一次就是建厂的时候,挖了在联电上班的柏宏义过来,那次还从台基电挖了两名外籍工程师过来:第二次是引进0.25微米光刻机的时候遇到困难,柏宏义推荐了在台基电任职的崔自强,崔自强带了几个徒弟过来。这就是所有从台基电挖来的员工了,人数真不算多。
晏也要求过芯片厂的工程师们千万不能用台基电的专利技术,否则会惹来大麻烦,没想到千防万防,最后还是没能躲过去这个大坑。
被台基电抓住把柄,不把你搞得元气大伤,那就不是台基电的风格。
晏看了一下,那几个离职的台湾工程师,都是前台基电的员工。
而台基电状告西的主要依据,就是西芯片厂窃取了台基电的核心技术,严重侵犯到了台基电的商业利益,他们要求西科技赔偿10亿美元。
按照美元兑人民币7.9的汇率来算,差不多就是80亿人民币,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西科技这几年的利润涨了些,也不过二十来个亿,这完全就是想置西于死地呢。
蔺征西咬牙切齿地说:“我原来还挺尊敬张忠谋的,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狠,完全不留余地。”
晏说:“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家,不会顾念家国的。我早说了,千万不能对台基电抱有任何幻想。”
蔺征西说:“我们先得去查证一下,他所列举的证据是否属实。”
晏说:“他们既然已经起诉了我们,肯定不会是子虚乌有。”
他们把柏宏义和崔自强找来,这两人才知道他们已经大祸临头了,仔细看完证据之后。
柏宏义说:“不对啊,这个菜单我再三申令不能用的,谁用了这个?”
崔自强眉头紧皱:“这个环节好像是新立负责的,不过他半年前就已经离职回台湾了。”
晏和蔺征西对视一眼,这会是巧合吗?
柏宏义咬牙切齿地说:“屈新立是故意的吧!他明知道我们不能用这个,却偏偏用了这个,现在还离职了,由不得我不多想啊。”
崔自强直冒冷汗:“这是我的疏忽,我没能在最后一个环节把关。”
晏说:“这也不能全怪你。如果谁要是有心故意弄点什么,我们是防不住的。”
蔺征西长叹一口气:“现在问题是该怎么处理,人家一口气要我们赔10亿美金。”
柏宏义和崔自强倒吸一口凉气,这太狠了点吧,就算是最后赔不了那么多,哪怕只有一两亿美金,那也是要狠扒一层皮啊。
晏看着蔺征西,说:“这件事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果得我们承担。现在要把损失降到最低。”
蔺征西说:“我得去美国找我哥。”
这个案子是在美国起诉的,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业律师至关重要,蔺向东在旧金山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商业律师,就算他不行,还可以请他的老师出面,那可是美国鼎鼎有名的商业律师大拿。
不过台基电的老板是在美国发家的,现在台基电也算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这官司又在美国打,怎么看都对他们不太有利,只能尽力而为了。
晏说:“我也要去趟北京。”
晏很少动用北京的关系,如今公司被台基电盯上,就算是不死,至少也要去掉半条命,更何况以台基电的德性,想一劳永逸恐怕都有点麻烦。
事关公司的前程,甚至是关系到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晏这个时候要竭尽全力保全西科技,使她少受一点波折。
晏和蔺征西先去了一趟上海,跟蔺振华见了一面。
蔺振华是最早一批去美国进入半导体行业的中国人之一,他在美国经营多年,人脉非常广,跟台基电的老板也是认识的,只是不太熟,不过他跟台湾半导体行业一些大佬还是很熟悉的。
蔺征西的想法是,能不能让父亲找朋友斡旋一下,让这件事私下里解决。
不过晏并不看好,他知道台基电多半是不会同意私下解决的,他们就是要打断西的筋骨,让她不能健康发展,以后永远失去竞争力。
蔺振华听到这件事的时候,也很震惊,同样是中国企业,台基电居然会做得这么绝。
蔺振华面色凝重,他说:“我跟张总有过几面之缘,他能力非常出众,很有魄力和魅力,杀伐果断,非常具有狼性。他是个纯粹的商人,要靠人情说动他,恐怕不太容易。官司已经开打,就不可能会撤诉,我们只能尽量争取庭外和解,把损失降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