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远冬已经将手里的花盆放在了门口,又过来抱大哥手里的孩子:“大哥,冬至给我吧。晏总,蔺总,赶紧进屋来坐。”

两人将客人让进屋,远冬又继续跟远夏说:“大哥,你猜我们蔺总是哪里人?”

远夏好奇地看蔺征西一眼,说:“看着像是北方人。”

远冬嘿嘿笑:“看走眼了吧,蔺总是台湾人,他跟我们晏总一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

远夏惊讶地再次打量蔺征西:“真的吗?可是蔺总的口音完全没有台湾腔啊。”

蔺征西笑了笑:“准确来说,我是山东人。从小是听相声长大的,没有台湾口音不正常吗?”

远夏闻言,笑着说:“原来台湾也有人爱听相声。两位老总,快请坐。”

晏和蔺征西坐下,远夏给二人倒茶,一边说:“我听远冬说起过你们公司,晏总和蔺总在致力于中国芯片事业的发展,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令人钦佩!”

晏有些意外地说:“远总对我们芯片行业也有了解?”

远夏笑笑:“远冬从事这个行业,我也跟着了解了一下。而且将来我们两家公司还能进行合作呢。”

晏笑起来:“这倒也是。”智能化是未来的大趋势,工程机械也不例外。

远冬把儿子交给丈母娘,过来陪老板和兄长,突然提起一件事:“蔺总,我听说咱们公司原本打算在香港上市,后来因为金融风暴取消了,那应该是进行过财务审计吧?”

蔺征西点头:“对,做过。”

远冬说:“我哥的公司打算在香港上市,不知道蔺总是否方便把认识的财务人员介绍给我大哥,我大哥的公司也准备在香港上市了。”

蔺征西说:“当然可以,回头我找他说说这事,然后再给你们答复。远总留个名片给我就行。”

远夏喜出望外:“那真是太感谢了!”

第85章 竞争

虽然跟远夏从事的行业不一样, 但晏发现,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比如主张自主研发, 比如同样面临关键设备和技术被西方国家垄断的困境,也都在努力寻找突围的方法。聊到后来, 竟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饭桌上闲话家常,晏得知远夏真就白手起家, 完全是毫无背景, 靠着倒腾小商品积攒了一点原始资金,从小五金厂做起, 然后一点点积累成了现在的规模。

八十年代是一个万物野蛮生长的年代,抓住时代机遇成功的人非常多, 但像远夏这样完全没有背景, 靠自己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一步步走向行业巅峰的, 可以说几乎没有,真是不服不行。

晏知道自己能力不差, 但不敢把公司成功的功劳归于自己, 没有蔺征西, 以及他多出的那超前二十几年的人生阅历, 他们的公司还真不一定能做到现在的规模。

从这点上看,他是不如远夏的。

这顿晚饭吃得非常愉快, 吃完饭后,朋友们告辞离开。

远夏和远冬兄弟二人主动要求洗碗,兄弟俩在厨房里一边干活一边闲聊。

远冬说:“大哥, 怎么没把行一哥也叫来?”

“不是说了他还要上课吗。”远夏头也不抬地说。

远冬说:“有点遗憾啊, 应该把他也叫来, 认识一下我两个老板。你们应该还没遇到过跟你们性取向一样的人吧?”

远夏一愣:“你说你们两个老板是一对儿?”

“对啊。你没看出来吗?”

远夏说:“猜测过,但是不肯定。他们真是一对儿?”

“八成是,我没当面确认过。他俩的情况跟你们差不多,都是单身王老五,却又从来没交过女朋友,连绯闻都没有,你说还会是什么情况?”

远夏闻言笑了笑:“倒是也巧。”

“对啊,特别巧。所以想把他们介绍给你和行一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