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元旦过后,晏接到海淀区街道办的电话,让他去收房。

柿子胡同的拆迁房下来了,晏要去北京收房,顺便办理房产证。

年末公司事务繁多,蔺征西就没陪他一起去,晏独自去了北京。

柿子胡同早已荡然无存,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的是一片高层住宅小区,周围还有学校、商场、商铺等配套设施,将来这一片的房子起码会涨到十几万一平。

晏在这里拥有三大两小五套房子,可以当个衣食无忧的包租公了。

不过他没打算当包租公,房子是毛坯房,装修他都没工夫盯,得交给父母来打理,反正这多么房子他自己也住不了,给姐姐弟弟一人一套,自己留一套,剩下的给父母出租。

收完房,晏去分公司转了一圈。

自从基带芯片设计完成以后,北京分公司便继续跟新潮科技合作,帮忙设计电脑芯片,同时也自己接单,做一些芯片设计,偶尔总公司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叫北京这边帮忙。

不过由于暂时没有新项目,北京分公司这些年很少再招人。但晏并没有取缔北京分公司的打算,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是未来的大趋势,他打算让北京分公司重点研发传感器芯片。

目前北京分公司还在帮新潮设计研发电脑所需芯片,事实上,这几年新潮在大力投入自主研发,这几年已经慢慢起来了,技术方面不再完全依赖西科技,至少CPU与GPU之外的芯片他们已经在自己研发了。

晏觉得这样挺好的,毕竟新潮家大业大,确实该为国产芯片事业做点贡献。

新潮电脑这几年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国产电脑品牌,市场份额稳居全国第一,超过了一众外国品牌。

曾经的国产电脑领头羊西华,此刻也只能望其项背。

西华信息在跟新潮的电脑市场竞争中失利之后,把重心放在了房地产上,结果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中国房产市场也深受震荡,房价暴跌,西华损失惨重,大量资金被套牢。

决策失败的瞿延宁退居二线,把他的心腹刘民利推了出来。

刘民利把重心重新转移到电脑上来,但已经失去先机的西华难再恢复昔日荣光,目前还在靠中科院的影响力支撑着,主要客户还是政府部门和一些国企以及事业单位。

不过西华电脑的性价比远远被新潮电脑甩在了身后,它的不思进取在业界也是一直被人所诟病。

晏去拜访老领导徐润良,得到的消息是,西华瞄准了手机市场,决定进军手机市场了。

晏觉得好笑,眼光倒是不错,西华信息也确实做过手机,但是最终输得一败涂地,这次他倒是要看西华的手机以什么姿态落地。

第81章 分红

来一趟北京, 当然要去拜访吴百川的。

吴百川跟晏父亲年纪相仿,晏云山在地方国企上班,已经退休, 现在被单位返聘。吴百川在政府部门上班,他的级别可以干到65岁, 还没退休,但也顶多能再干个两三年。

这一次过来,晏给吴百川带了两部2010,这是最基础款的两个手机, 价格不贵,送礼比较合适。

“吴叔叔, 这是我们公司最新出的手机,送给您和阿姨用, 也不贵, 才两千来块钱,这下您总不能拒绝了吧?”

吴百川笑呵呵把玩着小巧的手机,说“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 谢谢你了。这个头就小多了,拿着才方便。”

吴百川一边熟悉着手机的功能, 一边问起了西科技的近况。晏如实汇报,说起他们又买了两台光刻机的事。

吴百川放下手机,说“中科院选了上海的一家企业合作,一起做光刻机,不过出成品只怕还得要两年。做出来肯定也达不到你们需要的精度吧。”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

晏说“这没有关系,只要起步了, 就能慢慢赶上来。虽然做不了高端的光刻机, 现在也有不少产业需要低端芯片, 慢慢追赶,总能赶上来的。”

吴百川说“你们也能用得上?”

“当然用得上,我们也可以帮人生产中低端芯片啊。”晏笑着说。

吴百川说“你在北京还能待几天?”

晏说“吴叔叔有事?”

吴百川说“你要是有空,回头我请你吃个饭,介绍我的同事给你认识一下。再有两年我就退了,到时候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找科技部解决的,就去找他。当然,我知道你多半也不会麻烦我们,但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跟我们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