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好嘞!”李志伟爽快答应。

第二天,李志伟的舅舅郑师傅就带着两个徒弟和工具来了,听说外甥新找的单位需要木匠师傅做桌子,他就赶紧来了。

晏便跟郑师傅提了要求,桌子和椅子要怎么设计,要多宽、多高、抽屉怎么弄,都尽量设计得科学合理一些。

郑师傅给晏报了木料规格,又给他报了价,木料晏自己准备,他的工钱是每天十五块,徒弟的工钱每天八块钱。

郑师傅说三个人两天可以打一张电脑桌,也就是说四十六块钱工钱一张桌子,还不算材料费,比买要贵。

不过他也说了,熟练之后,速度可以更快,三天内也许可以做两张桌子。

晏考虑到是手工定做的,价格贵一点也正常,便答应了下来,自己跟着郑师傅一起去买木料。

郑师傅对晏客客气气的,显然对文化人很尊敬。采买木料的时候,也教了晏不少东西,还帮他跟老板砍价,拿到了比较实惠的价格。

装修师傅和木匠师傅在老胡头的院子里同时开工,院子里又脏又乱,还有点闹哄哄的。

老胡头不高兴地背着手走来走去,想说什么到底什么都没说,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只好每天去外面溜达。

过了两天适应下来,也不出去了,就在院子里看师傅耍木工、刮墙壁,看得津津有味的,还有人能陪着侃大山,一点都不寂寞。

晏也没闲着,跑了一趟中关村的电脑城,订购了几台电脑。又去买了些办公用具回来。

数天后,营业执照也批下来了,他一边去工商局指定处刻章,一边去找人定制公司招牌。

现在就等装修完工,电脑桌做好,叫人送电脑上门,准备开干。

这期间,又有三个西华的同事找到晏,表示想要跟着他干。

晏都是先把利弊分析清楚,愿意来的,他就收,其中有一个打了退堂鼓。他虽然很缺人,但意志摇摆的人还是慎重接收。

就这么忙前忙后了十来天,装修终于完工,木匠师傅也做好了足够用的桌椅。

电脑城将电脑送了过来,并且安装好,公司终于可以挂牌开张了。

第18章 开张

开业那天选了个黄道吉日。

李志伟去买了几挂鞭炮,在门口热热闹闹地放了起来,又找花店订了两个花篮送来。

老胡头帮忙写了一幅开业对联,用的是颜体,大气端庄,将小院内外装饰得红红火火。

左邻右舍也买了鞭炮过来添气氛。

柿子胡同第一家公司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晏没有告诉亲朋好友自己下海开公司的事,只邀请了西华和计算所一些同事,其中有徐润良夫妇。

大家有些送了花篮,有些买了鞭炮过来庆贺。

因为不是周末,开业酒到晚上才摆,晏在饭店摆了几桌,除了同事,还请了老胡头、左邻右舍以及居委会的张大妈等人,以后这些人都是近邻,有些事少不得还要麻烦大家。

徐润良夫妇对晏这么快就张罗起了一个班子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后生可畏,行动力可是真没得说。

酒席上晏也招呼得也很到位,并不像是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的,看来那些领导都有些走眼,晏并不是个只会做技术的人。

这顿饭吃到很晚,晏喝得微醺,送走了客人,才回宿舍。

李庚云将晏送到宿舍,说:“晏工,您也忙一整天了,早点休息吧!”

晏抬起手挥了挥:“谢谢,你也早点休息!”

打开门,晏坐在桌子边,虽然疲惫,但他并没有什么睡意,精神还有些兴奋,他揉了揉脸,铺开了信纸,提笔给蔺征西写信,他急于跟他分享此刻的雀跃。

“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