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旺和张顺同时抬头,用一种深沉的目光看向对方,这花里胡哨的英文字在讲些什么呢?
同一时刻,同样的场景也在不同的报亭发生。
“华国人?真的假的?”
“华国的医生将两截断掉的手指缝了回去,说就是这个小男孩的手,哇哦,这是真的吗?”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里的外国人看着《周六邮报》发出了一阵阵惊呼声。
“周六邮报,周六邮报,英国周刊刊登世界第一例断指再植术由我国医生完成。”
“周六邮报,周六邮报,英国周刊刊登世界第一例断指再植术由我国医生完成。”
上海市区,几个平时只卖报纸的报童将自己全部积蓄给了报亭,拿了基本《周六邮报》在街上叫卖。
街两旁有人不是从店里探出头来。
“这报童在说什么啦,英国报纸啊,登了咱华国医生?”
“真的不啦,哎呦呦,你们瞅瞅,好像真的是呀,你封面上是咱们华国人。”
“真的啊。”有拿着公文包的中年人从早餐店里冲出来,“周六邮报,给我拿一份。”
“好嘞,诚惠两元。”小报童利索地从包里拿出《周六邮报》。
公文包男子闻言脸上露出肉痛的神色,但看着封面上两张明显属于亚洲人的脸,咬牙拿出两块银元递给报童。
他返回早餐店的时候,整个早餐店里的人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有些坐不住的直接脑袋就凑了过来。
炸着油条的店老板一边装盘一边道:“曲老师,您文化人给咱们念念,咱华国人真上了英国人的报纸了?听着像是好话来着,您给说说,今天的早餐就当我请您。”
那位被称为曲老师中年人笑呵呵用手帕擦了擦早餐店的桌面,随即将他新买的《周六邮报》放在上面,他看着封面上的标题,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激动用标准的英文念了出来。
“哎呦,曲老师,咱听不懂这些鸟文,你说咱华国话。”
曲老师看向早餐店里面含期待的众人,他们有和他一样的老师,有学生,还有黄包车夫,普通工人,相似的脸,相似的表情。
“《周六邮报》里说,我们一位年轻的华国医生,成功将一个小孩断掉的手指接了回去,这是世界外科史上的第一例!”
“世界?还第一例?咱华国医生这么厉害的?他叫啥名字?”
曲老师闻言,迅速翻开杂志,他一目十行,随即终于在正文里找到了这位医生的名字。
“他叫叶一柏!”
第96章 各方反应(一更)
096
曾经有人那句话说得对, 华国人现在确实需要一剂振奋剂了。
各大报亭,不管是公共租界还是法租界还是上海市区,报亭的正中心位置都摆上了这本显眼的英文周刊。
路过的外国人看到这期英国周刊的封面居然是一个亚洲人, 不免会起好奇心买一本,而华国会英文的大学生、文化工作者们早就开始自发地宣传这一新闻。
华国的学生、文化工作者、小店老板、职员、富商, 凡事口袋里有两块闲钱的,路过报亭都会下意识地拿一本。
一股子振奋而热烈气氛在整个上海蔓延开来。
大同路25号, 上海外事处
张素娥已经在外事处上了两天班了,裴泽弼的动作很快,那天晚上回去后,第二天就来了消息,还亲自把张素娥送到了大同路上的外事处大楼。
裴泽弼陪着张素娥上楼办入职手续,期间外事处的几位负责人也纷纷出来接待陪同, 让张素娥好好享受了一把特权阶级的待遇, 这更加坚定了她把叶娴和裴泽弼拉郎配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