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远夏说:“跟你一起的那些队友都不在人世了。”
郁知文双手捂脸,喃喃地说:“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郁行一见她又要哭,伸手搂着她的肩:“姐,你别难过了。你能活着,真是太好了。”
郁知文擦干眼泪,叹息说:“是啊,没想到还有一天能见到你,走,进去吧。”
他们进去坐定,郁知文给他们和特力克做了介绍,特力克长得很英俊,是个腼腆的小伙子,会说汉语,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脸会红。
特力克话很少,他会主动给他们加奶茶、切肉,说话很轻柔,看起来很有教养的样子。
他们刚聊了几句,两个孩子便在毡房门口探头探脑往里看,特力克朝两个孩子招手:“进来,吃饭了。”
郁知文说:“来妈妈身边坐。过来,叫舅舅。”
两个孩子扭扭捏捏进来了,在郁知文身边坐下来,用好奇的大眼睛打量着两位客人。
郁知文给郁行一和远夏介绍:“这是我儿子和女儿。男孩叫木拉提,今年10岁了,女孩叫索娜尔,今年8岁。他们都跟着我在学校上课,会说汉语。木拉提、索娜尔,这两个都是舅舅,叫舅舅。”
两个孩子羞涩地偷觑对面的远夏和郁行一,细若蚊呐地叫了一声:“舅舅。”
远夏和郁行一忙答应下来,从身上口袋里摸了摸,郁行一将自己带的钢笔给了木拉提,说:“舅舅不知道你们,也没准备礼物,这支钢笔是舅舅常用的,还用它考上了研究生。你应该写钢笔字了吧,这个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学习。索娜尔的礼物我没准备,到时候我再去给你买个,你想要什么?”
木拉提看着妈妈,得到首肯后,欢天喜地双手接过钢笔,这笔真漂亮,只有来视察的学区领导才有这么好的钢笔。
远夏倒是带了糖果,但他没打算用个当见面礼,他打算给孩子一人一百块钱红包,不过当着外人的面,他没拿出来。
闲聊中,远夏和郁行一发现了一件令他们吃惊的事,特力克比郁知文小了九岁,也就是说,他只比郁行一大了一岁。
郁行一看着郁知文:“姐,姐夫比你小那么多?”
郁知文红了脸:“我当时也没往那方面想,就想有个地方落脚,靠着给牧民的牛羊看病也能养活自己。特力克那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跟着我学汉话,学汉字,学兽医。他是哈萨克族,想学这些,我当然愿意教。朝夕相处,就有了感情,后来就在一起了。”
事情当然没有她说的这么简单,特力克主动追求比自己大很多岁的姐姐和老师。
郁知文一开始当然没同意,但架不住小伙子心诚,又讨她喜欢,过了好几年,到郁知文年近三十时,他们才终于走到一起。
远夏心想,这算不算养成?乍一看起来,大学毕业的郁知文和没上过学的牧民特力克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事实上,特力克也许就是无意间被郁知文培养成了她自己喜欢的样子,所以他们两个能走到一起。
远夏和郁行一互相对视一眼,他们都在想同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将姐姐劝回内地去。
第88章 劝说
吃过午饭,向导要回家了,远夏和郁行一去送行,到山坡下的时候,远夏掏出一百块钱递给向导:“谢谢大叔带我们找到了姐姐,万分感谢!这是你的辛苦费。”
原本说好是五十块钱酬劳的,向导大叔看见一百块钱,怎么都不肯收。
远夏和郁行一劝说了许久,才肯收下,心满意足地走了,内心的感受是:内地人真有钱,出手也大方。
郁行一看着向导的背影,说:“钱应该我给的。”
远夏斜睨他:“咱家谁当家?”
郁行一说:“你。”
远夏得意地笑:“那就是了,钱自然也是我给。再说郁老师,你才多少钱啊,你的工资还要养家,大头都在我这里呢。”
郁行一笑:“好吧。”
远夏说:“你说咱们能把姐姐劝回去吗?”
郁行一皱起眉头:“关键是我姐夫愿不愿意跟着回去。你说他愿意吗?”
远夏摇头:“难说。”这个年头的新疆还是封闭闭塞的,人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抗拒,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呢,离开需要极大的胆识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