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赵建华也要求参观过他们的加工厂,当时远夏和郁行一忐忑不安地领着她去了家里,生怕她反悔,赵建华只是略为诧异,但也没有毁约。
并且后来还追加了订单,远夏和郁行一也是靠着这个大订单才站稳了脚跟。
远夏领着赵建华和她的同事去了饶家村的工厂,这里虽然离正规的工厂还差着距离,但比当初设在郁行一家院子的小作坊要像样多了。
而且远夏始终要求工厂干净整洁,所以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参观完工厂,远夏领着赵建华回到香川路郁行一家里,赵建华一看这院子就喜欢上了:“小远你是本地人?有一个这么漂亮的院子。”
远夏说:“我不是,这是我合伙人的家。我暂时住在这里。”
“咦,你的合伙人是谁?”赵建华问。
远夏说:“不知道大姐注意到没有,就是昨天跟我一起的那个年轻人。他是越大的老师,今天上班去了。我出钱出力,他出钱出技术,我们合伙开了这家厂子。”
赵建华觉得很稀奇:“你们生产螺丝还需要技术员呢?”
“当然,生产螺丝也有技术含量的,当然需要技术员。”远夏笑着说,“大姐你们先休息一会儿,我去做饭。”
赵建华笑了:“你亲自下厨啊?那我得好好期待一下。”这年头会做饭的年轻小伙子不多。
傍晚时分,郁行一也回来了,他不知道家里有客人,进来的时候惊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猜到应该是远夏请来的客人。
远夏赶紧给他们做了介绍,郁行一听说是大客户,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去陪客人。
赵建华对远夏充满了好奇,跟郁行一打听了他不少私事。
郁行一也没隐瞒,不仅说了远夏的情况,还把远夏一顿好夸。
赵建华得知远夏的身世背景,越发笃定自己没看错人,这么有责任心的小伙子,工作绝对能胜任。
一顿饭宾主尽欢,远夏和郁行一将他们送上公交车,再慢慢散步回来。
“真没想到他们会愿意跟咱们合作,赚了!”远夏抬手托在后脑上,心满意足地说。
“这个单子要是稳定下来,以后厂里每个月能固定生产五六吨螺丝吧。一套机器忙得过来吗?”郁行一说。
“应该可以,加班就可以吧。接下来我们就得抓紧时间生产了,我回去再招两个人来,以后得换成两班。”远夏说。
郁行一突然说:“我看那个大姐对你特别满意,大有丈母娘看女婿的意思。”
远夏哈哈笑:“大姐没有女儿。只有两个儿子。”
“是吗?”郁行一放了心,没有女儿就行。
“行一,跑几步,咱们比比?”远夏突然提议。
“好啊。”
远夏在他答应之后就冲了出去,郁行一反应过来,拔腿就追:“你怎么不叫开始就偷跑了,太狡猾了。”
“哈哈,这叫兵不厌诈!”远夏得意地笑。
郁行一的大长腿也跑得飞快,很快就追了上去:“你最近是不是疏于锻炼啊,这么快就被我追上了。”
远夏狡黠地笑:“我是故意让你追上的。”
第二天,远夏交代厂里按订单要求生产螺丝,又去轴承厂找崔平生下钢材订单,这才回肃阳去招工。
这次远夏找了个借口,说是休假,因为远冬和远春都要填报志愿了,他顺便回来帮忙参谋一下。
远春的志愿不用说,肯定是肃阳高中,小丫头的成绩非常好,全年级第一,考高中不成问题。
远冬的高考志愿则要费些周折,他目前的成绩也在全校是数一数二的,但报考清华还是有点冒险,如果报考复旦交大,把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