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还差两个月原身就满十四岁的时候,疼爱原身的祖母病了,吃了不少汤药都不见好转,原身听说南边有个名叫‘龙井寺’的寺庙里面有一汪井水,据说这井水有灵,只要至亲之人诚心诚意把这井水取出喂给亲人,亲人就能大病全消。
听闻这个消息的原身喜出外望,当即向父母禀报自己要去龙井寺给祖母取那井水,也不知道是为何,他的父母竟然一口答应了,还让他带着弟弟一起走,并且为他们准备行李和人手保护他出行。
长路漫漫,原身一开始路上都很顺利,谁曾想快要到达‘龙井寺’的时候却遭到强盗追杀,原身带着弟弟在山上一路逃亡,最终他不小心跌落山崖,却被一对老夫妻所救。
这对老夫妻年纪不大,才五十多岁,他们老两口是山里的猎户。
原身醒来以后失忆了,想不起自己是谁,这对老夫妻就收养了他,还为他取名叫孙缘,因为老猎户姓孙,而他们认为救下原身是一种缘分。
时间一晃,又过去三年,原身还是没有想起自己的记忆,而那老猎户却因为年轻时候打猎受伤,年老了旧疾复发在半年前去世。
在老猎户去世之后,他的妻子也伤心过度,病倒在床,拖了半年,终于在今日去追随他的老伴儿。
终于弄清楚这些关系以后,伍白重新走进屋子里面,为老妇人整理好遗容,然后把她埋在了老猎户的坟墓旁边,让他们老夫妻两个从此长眠在一起。
弄好这些之后,伍白跪下给他们夫妻二人分别磕了三个响头,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以及照顾之情。
然后才重新下山回到半山腰的那个小院子,收拾好自己的行李,锁好院门,离开这里。
伍白背着包袱下了山,山下有个村庄,名叫丰山村。
有村民见他下山,还背着包袱,一副要远行的样子,便询问道:“缘哥儿,你这是要去哪里呀?”
因为孙家夫妻俩给原身取名叫孙缘,是以这李大伯才会称呼伍白为缘哥儿。
“是李大伯呀,我打算去外面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风景。”伍白回道。
“你一个人出门?你娘能放心吗?”李大伯关切道。
伍白有些沮丧道:“我娘他去世了。”
“什么!”李大伯震惊道:“怎么这么突然就……”去世了?
“自从爹去世以后,娘的身体就一直不见好,支撑到现在已是不易……”伍白如实回道。
李大伯沉默一瞬,安慰道:“那你节哀顺变……”
接着他又道:“你一个小哥儿,出门在外不安全,要不你先来我家住一段时间?我在请人帮你在村里搭个屋子,这样也比你一个人住在山上强一些?”
伍白摇摇头,道:“谢谢大伯了,不过不用,我跟着爹打猎练了一点拳脚功夫,自保没问题的。”
接着伍白又回答了李大伯的一些问题,见天色不早,不能继续耽误,他才与李大伯说告辞。
这李大伯家就在丰山村山脚处,孙家夫妻二人以前每次下山卖猎物或者买生活物品的时候都会从他家门口经过,是以他与孙家夫妻二人搭得上话,也是因此,原身也与这位李大伯能够搭上话,不像其他村民,孙家几乎与他们没有一丝瓜葛。
等伍白背着包袱离开后,有村民见到他刚才与李大伯说话,就走过来问道:“李三,刚才那娃子与你说啥嘞?”
李三指了指山上,说道:“孙家那老妇人去世了,缘哥儿现在只得一个人,他打算去外面见识见识一下。”
“嚯!这缘哥儿胆子也太大了吧,不怕遇到拐子?”有人惊叹道。
“我问过了,他说跟着老孙头学了点拳脚功夫,能够自保。”李三回道。
“话说这个缘哥儿长得可真好呀,在咱们这十里八乡的就没有见过比他还好看的人,这老孙头也太有福气了,居然生出这么一个标志的小哥儿,难怪前些年一直藏着掖着,咱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两年才肯放出来,肯定是因为孩子大了要相看人家。”有村民猜测道。
“你想太多了,我觉得这孩子肯定不是老孙头的种。”有人反驳道。
“哦?你是有听说过什么吗?快说来大家伙听听。”
“这还用听说什么?光看长相就能看出来了嘛,缘哥儿长得白白净净,老孙头黑不溜秋的,这能是他的亲生孩子?”
李三摆手道:“不可能,我看缘哥儿与老孙头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挺深的,应该是亲生的。”
事情有了争论,他们谁也没有证据,最后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