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炮灰小夫郎 张三悟 3517 字 4个月前

见到自家小弟开口安慰自己,伍康安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真的是差点走进死胡同里出不来了,他是分析事情比较表面,但是他发现自己的三弟对于这些事情的分析却很厉害,要是三弟肯指点他一二,他肯定会进步的。

圣人都常说‘吾生有崖涯而之无涯’,那他就更要引以为戒。

他对于有些事情分析的不到位,但是这不是还有他的小弟吗?他现在跟着他的小弟多学学,肯定会学到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不是他能够从书本上轻易学到的东西。

见他提出要跟自己学习生活中各种大小事情的内里分析,伍白心道:这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他还在想待会儿该用什么样的借口向伍康安提起他昨日在书店抄来的那些告示呢!

机会就这样送到了伍白的面前,他当然不可能不抓住。

他之所以为什么没有在昨天回来以后就对伍康安提起那些告示,一方面是因为牛车的事情,伍康安也受到了惊吓,他打算让对方缓缓这股情绪,另一方面就是他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向对方开口提出看告示这个事。

今天的时机刚刚好,伍康安竟然主动提出了向伍白请教的请求。

伍白立马从旁边的书架上拿出自己昨天放在上面的纸张,然后走到书桌旁边,再把那些纸张铺展开来。

等到看清纸张上的那些文字之后,伍康安大惊,他眉毛一皱,正色道:“小弟,你这是在哪里得来的纸张,还有这纸上的内容......”

见伍康安有些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伍白主动解释道:“二哥,你别多想,这是我在镇上的书店里面抄写来的,这些内容就贴在书店的柜台斜后方,我问过书店老板了,这些东西可以摘抄下来,那家书店是县令大人名下的产业,这说明这样的行为是受到大人支持的。”

“书店?哪家书店?”伍康安开口问道。

他不记得有哪家书院有这些东西?

“镇子上最大的那家书店,南平书店。”伍白回答道。

伍康安仔细回想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自己虽然在镇上进学好几年了,但是那家书店他确是一次也没有去过,一来是因为他觉得大书店的笔墨纸砚都比较贵,所以就没有进去过,进去了他也买不起,他平日里买的笔墨纸砚都是在书院附近一家小书店里购买,那家书店是学院的山长开设的,要是能够拿着书院的牌子上门购买学习用品会便宜许多,二来他们书院的书阁里的藏书也很多,他要是想要看书一般都是直接去书阁,更是很少去外面的书店,如此一来他就真的没有去过伍白所说的那家书店,也就更加不知道那家书店还贴着这样的告示。

再来就是伍白所说的那家书店开设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多,因为县令到清怀县上任的时间总共也才两年左右。

“你说的那家书店我没有去过,但是我好像听到几个同窗讨论过,里面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行文试?”伍康安迟疑道。

伍白点点头。

他当时确实听到书店掌柜的说过这样的话。

“如此看来,你抄写这些的这些告示应当无碍,不过,你拿这个东西给我干嘛?”伍康安不解。

“二哥,你走的是科举仕途,将来很有可能会当上官,到时候你当了官,处理的事情就会是这些东西,我把这些抄写给你看,一方面是想要让你提前了解一些大人们平时处理的事情有哪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通过这些事情来分析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以及理解这些东西,我记得二哥你说过,你们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考一个叫做策论的东西,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跟策动有没有关系,但是想着是大人都重视的东西,应该对你也有用,所以就抄写下来,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你仔细看看,看看能不能根据这些东西分析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伍白说了自己的用意。

伍康安十分感动白哥儿这般为他着想,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白哥儿,你不懂,咱们在学堂里学习的策论,写的是锦绣文章,跟这些民生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

意思就是看这个东西对于写策论没有用。

伍白闻言,在心里默默翻了一个白眼,怎么会没有用,这个用处可大了好吧!

从原身的记忆里,伍白知道这一次的府试策论考的就是民生,这是因为前世的时候,伍康安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这次府试的策论题目,当然他当时是在学院的学子们考完以后再打听的,因为伍康安前世并没有参加府试。

那时候,原身已经嫁给了董恒,伍康安作为董恒的夫郎小舅子,与董恒的关系也走的比较近,所以当他拿到策论的题目之后,还特意来到董家与董恒讨论研究过,因为原身识字,所以也听得懂他们说的话。

所以此刻见到伍康安对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不放在心上,伍白只好说起另一件事,他开口道:“二哥,你刚才说让我教你分析各种大小事情,刚好我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别的例子,你就根据这告示上所说的内容,先分析一下给我看看?”

见伍白说找不到例子,只能拿告示上所说的内容来作为例子,伍康安倒是没有反驳,毕竟拿什么例子不是例子呢!

就这样,伍康安拿起一张告示看了一会儿,开口给伍白分析起来。

只是他刚一开口,伍白就从旁边递上纸笔给他,一边还说道:“二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看你还是把你分析的内容写下来吧,我也不拘着你写多少个字,只要你能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行。”

伍白深知许多人都是眼高手低,用说的,肯定能够倪倪而谈一大段话,但是伍康安是要参加科考的人,他还是希望对方用写的,而不是用说的,毕竟进了考场,考官们可不会站在那里等着你背诵自己的答案,所以他此刻要求伍康安用写的,也是想要让对方养成一种记述的习惯。

每个人的笔风和记述方式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点,那就是多写多练,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方能进步,否则脑海里就是有太多的想法,也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距离伍康安参加府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学院的夫子特意给伍康安他们那几个要参加府试的学子放了一天假,让他们回家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明天好随着大家一起前往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