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番外之方阁老
方阁老虽然很早就致仕养老,当然,这个“很早”是相对于方阁老以后的生命长度而言。
原本,内阁相辅致仕,年龄最高上限便是七十五岁,在七十五岁那年,方阁老照照镜子,发须皆白,的确也到了致仕年纪。方阁老便致仕了。
景安帝三次挽留,看方阁老致仕的决心很大,便允了方阁老致仕的折子。
从此,方阁老辞别了自己工作了四十几年的朝廷,开始了致仕生涯。
别人的致仕生涯多是养鸟养花,听戏玩乐,也便是颐养天年了。但,方阁老是别人吗?这位是国朝首辅致仕,自然不能与那等凡人同。方阁老致仕后觉着身子骨儿还成,他没养花也没养鸟,更没有听戏玩乐,虚度人生、空耗岁月。方阁老把自己致仕后的精力悉数放到了长孙方悦身上。
方悦,自方悦的名字便可见方阁老在长孙出生时的欢喜。
实在是,方阁老是个有志向的。当年年轻时,方阁老便许下心愿,一日不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一日不娶妻。结果,方阁老秀才、举人考的都顺利,唯春闱,一蹉跎便是十二年,这十二年,方阁老由一个春风得意的年轻举人,成为了一个稳重中带了一丝阴郁的中年人,不过,春闱的斩获让这丝阴郁一扫而空。
毕竟,三十二岁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年纪,尤其对于春闱而言。何况,方阁老在春闱中还不是寻常的斩获,他是当年的状元郎。
方阁老身为状元郎,且相貌清俊,出身亦佳,被七八家争抢后,结了一门相宜的亲事,之后成亲生子时,方阁老已经三十五岁。及至方大老爷成亲生子,方阁老已经五十三岁,方阁老见到长孙,心下大喜,为长孙取名一个悦字。
方悦较之父祖,资质更加出众,方阁老对这个长孙一向冀望颇深。如今致仕回家,方阁老准备亲自教导孙子科举。要知道,方阁老当年状元出身,到儿子这里,方大老爷勉强得了个二甲,在二甲中排行靠后,当年都没能考进翰林院做庶吉士。方阁老自己在仕途上算是颇有成就,儿子这里,四个儿子,只有两个进士,在官场上的前途,如今看来,怕是难有方阁老的成就。方阁老便将一腔心愿都放到了长孙方悦这里。为了让孙子安心念书,也是为了孙子的仕途安排,方阁老想了想,决定带孙子回乡念书,准备秋闱。
此时回乡,倒不全为了孙子秋闱,主要是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宫里决定给大皇子议亲,选皇子妃。
要知道,大皇子中宫嫡出,母族为京城第一豪门平郡王府。可想而知,这位皇子选正妃会在京城掀起何等样的风波,连景川侯府的大姑娘李镜都为了避嫌自宫里搬出,方家因是清流中的望族,也有人提及方氏女。方阁老清流出身,倒不是说不愿意家里出一后位,只是,大皇子的正妃位岂是易得的?可千万不要正妃未中,反中了侧室,那就不是荣耀了。依方阁老的傲气,如何愿意孙女为侧室,干脆不希图这桩富贵了。何况,大皇子虽则母族显赫,但,大皇子的资质,方阁老也略知,肚子里说句公允的话,远不及当今。方阁老嘴上不说,心里对这位嫡出皇子,是不大满意的。
当然,以后谁继承皇位,于方阁老无干。他乃忠耿之臣,绝不会掺合皇储之事。
只是,一想到大皇子这般资质,难免有些遗憾是真的~方阁老干脆带着长孙回老家,不搀和这些,也省得叫人做了靶子。
想来便是方阁老也未料到,此番回乡,却是开启了另一段国朝最为风云激荡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