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冲喜 绣生 1563 字 6个月前

漆典这回要的虽然多,但对殷家来说,也就是稍微肉痛一些,并不伤筋动骨。若是能以此说服漆典出兵,逼退永安王,对他们来说,反而是笔划算买卖。

殷承梧一想也是,道:“粮草可以给,但总要有个章程。若是粮草给了他畏畏缩缩却不出兵。我们也不能再讨回来。”

殷啸之亦有此担忧,便与他商议起详细章程来。

最后决定又派一名亲信充当使者,带着密信与一批粮草暗中前往陆州。

信中他们同意了漆典的要求,但以冬衣粮草数目太大难以筹集,且容易被渭州察觉为由,只送了小部分过去做定金,余下的大半,信中说明待逼退了永安王后,再补上。

……

漆典见到冀州使者时已经过去了四日。

验收了粮草之后,他感恩戴德地将使者迎进了刺史府,但转头进了书房,面色就沉下来:“五千冬衣,三万石粮草。倒是比打发叫花子还要大方些。”

他一向知道中州冀州是嫡系,陆州比不上,也不想比。

可谁知殷家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削减陆州军费,若不是从前朝廷拨下来的粮饷都被殷家扣留近半,陆州也不至于差点挨不过寒冬。

如今有求他了,也还是如此趾高气昂。

他知道不论自己开价多少,以殷啸之的性子必定不会给足,所以才特意狮子大开口。他以为殷家不说给足,一半是要给的。毕竟如今冀州情况紧迫。

哪知道殷家根本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就拿这么点东西打发他。竟还没渭州送来的多。

漆典心腹也觉得寒心,从前陆州一再忍耐,他都替刺史不值。好在如今他们已经不需要仰殷家鼻息了,便小声劝道:“虽然少了些,但好歹是白给的。也能撑上一阵了。”

“也是。”漆典闭了闭眼,将一封密信交由心腹,道:“殷家不仁,就不能怪我不义了。”

***

殷啸之坐镇中军,总算又挽回了些许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