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永逝不悔

四人行必有我夫 央央 4673 字 3个月前

旷野中,两匹骏马一前一后,飞速驰骋。

这几日,可谓艰险,先是在山林里遇到郑军的巡逻士兵,后来又在大路上与郑军的一股骑兵狭路相逢,幸好有楚略在,自是拔剑相向,化险为夷。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唯一的收获则是从敌军那里抢来的两匹战马,黄芩骑一匹,她与楚略共骑一匹。有了这代步工具,脚力快了不少,三天之后,已经出了昌黎,告别了战火硝烟,又行了一阵,田地农舍便是出现在视野中。楚略并不停留仍是抱紧了她,一种策马飞驰,道路两旁的景物都迅速朝身后掠过。不知为何,脑子里想起一句话:胜利大逃亡。

是的,他们在逃亡,马不停蹄,夜以继日,逃离那血流成河的战场,逃离那纠结交错的的感情,逃离那沉重不堪的责任和……命运。

风声呼啸,刮在脸上,略微有些刺痛,依偎在他怀里,身子被他的披风包裹得严严实实,心中暖如春水。

“冷吗?”楚略放慢速度,轻声问着。

君浣溪摇头一笑:“傻子,有你在,自然不冷。”

楚略目光温柔,低下头来,吻了下她的鬃角:“浣溪,以后我们不要再分开了,永远在一起。”

“好,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黄芩骑着马儿跟在后面,看着两人亲密无间的举动,也不说话,笑得眉眼弯弯。

君浣溪满足低叹,又往他怀里靠了靠,再不言语。

暮色苍茫,天幕暗了下去。又见得路边一户农家,屋顶炊烟袅袅,君浣溪唤住楚略停下马来,坚持要去投宿。

楚略微微诧异:“前面不远就是城镇了,我们去镇上客栈歇脚,不是更好吗?”

君浣溪垂眼道:“我……有些累了……”

楚略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唤了黄芩下马,各自牵了马儿,朝那农家走去。

农家的主人是一对老夫妇,本来不愿开门,听得君浣溪声音温和诚恳,又从门缝里瞥见三人一身正气,相貌不凡,这才勉强让他们进来。君浣溪早有准备,一进屋就说明来意,因为尚是男装打扮,自称是表兄弟三人,并递上一块碎银,那白发老婆婆颤巍巍接了,没说什么,转身去厨房张罗饭菜。

饭后,眼见时辰还早,老者取了大碗给他们倒茶,随意闲聊。

“这兵荒马乱的,你们是要去哪里啊?”

楚略端起茶碗,也不欺瞒,认真道:“我们是去漓南封邑城寻亲。”

老者哦了一声,只叹道:“路上要小心啊……”

隔壁屋中,突然传出一阵孩儿哭声。旁边的老婆婆一直盯着他们看,此时却是眼眶一红,掩面低泣起来。

楚略大惊,赶紧问道:“两老可是有什么难事,说出来听扣,兴许我们能帮到……”

黄芩也是随声道:“是啊,有什么苦衷尽管说,我这位大哥是顶顶厉害的高手呢,天下没有他管不了的事!”

那老婆婆抹着眼泪,哽声道:“老身是想起我那两个儿子和儿媳,一时难过……”

话声哽咽,竟是说不下去。

君浣溪上前去,拥住她的肩膀:“令郎,可是出了什么事吗?”

隔壁屋中,突然传出一阵孩儿哭声。老婆婆急急站起,转身回房,没过一会,从屋里抱出一个只七八个月大的婴儿来。

老者也是站起来,伸手拍着婴儿,哀声长叹:“我可怜的孙儿,才这样小,就没了爹娘……”

“我是大夫,让我给孩子看看吧。”

君浣溪过去,小心解开婴儿的衣服,仔细检查一阵,方才说道:“没有大碍,只是有些营养不良,大概是饿哭了,要给他吃点东西。”

老婆婆含泪点头,从厨房里端了碗米汤出来。君浣溪帮忙抱着婴儿,一勺勺喂给他吃。

老婆婆边喂边哭,在楚略的追问下,旁边老者慢慢道出原委。

“我夫妇二人在此居住几十年,膝下两个儿子,都很孝顺,大儿子守在家里,去年娶了邻村的女儿为妻,又生了孩儿,小儿子在昌黎做小本生意,年前才托人带信带钱来,眼看这苦日子熬出头来了,谁想,飞来横祸,战乱不断……”

老者眼眶湿润,狠狠抹了一把,又道:“大儿子外出卖粮,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伙士兵盘查抢夺,他舍不得辛苦得来的银钱被白白抢走,跟那些人拼命,被活活打死了,媳妇得知噩耗,变得成天恍恍惚惚的,挑水的时候掉进了河里……”

“小儿子的买卖做得不错,得知他兄嫂的事情,也很伤心,带信回来说要接我们去他那儿,谁知我们还没动身,大军就进城了,小儿子在送货的路上,误中羽箭,当夜就咽了气……”

老者话声未落,老婆婆已经是抱着那孩儿,嚎啕大哭起来。

“老天啊,我们的命,怎么这样苦哇……”

君浣溪心头刺痛,陪着默默流泪一阵,侧头去看楚略,却见他面朝窗外,怔怔出神。

夜里,一梦醒来,耳畔似有轻响。伸手一触,身边之人眼睛湿润,正喃喃低语,不住念着两

个字。

第二日天还没亮,楚略就起来了,去山上吹了一大堆木柴回来,把厨房里的水缸都挑满了水,又生火做饭,洗衣缝补,将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夫妇二人连声感谢,不住挽留。君浣溪瞧出老者身有旧疾,与楚略商量过后,决定多留两日,为其施针去病。待到这一日清晨,在又留下了不少银钱之后,终于告别老夫妇,继续南行。

一路上,春暖花开,风光宜人。三人策马而行,却是面色深沉,默然无声。原来,逃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管走得多远,有些东西,是永远也逃离不了的……

楚略说得没错,城镇就是不远,到了晌午时分,即进了清河县城。清河离昌黎尚有一大段路,百姓生活受到战事影响,街上行人甚少,商家歇业,连小贩都难得一见,整个县城都显得冷冷清清。

寻了半天,才总算找到一家店门半开的客栈。店家正懒洋洋坐在柜台后面,见他们进来,也不甚欢喜,只说最近盗贼太多,店中前不久才遭到抢劫,还有人受了伤,再过几日就要关门大吉。

楚略沉稳道:“没事,我们去南方投亲,只住一晚就走,劳烦店家准备些吃食。”

“南方?”

那店家叹一口气,一面安排住宿,一面无奈道:“漓南最近也不太平啊,唉,这世道,天底下就没有一处太平的地方……”说罢,慢慢进去,端了汤羹麦饭,摆在案几上。

“诺,店小,也没什么好东西,将就吃吧。”

君浣溪行礼道谢,又听得他喃喃道:“可别说,这仗要是再打下去,往后要想吃上这个,怕是很难了……”

三人坐在角落默默吃饭,心情说不出的沉重,吃到一半的时候,客栈又进来几名汉子。来人身形高壮,举止粗鲁,一进店就朝柜台狠狠踢了一脚,惊得那店家面色煞白,两股战战。

“好了,马二,才逃出来,你收敛些!”

“老子收敛个屁!”

那被唤的汉子气呼呼坐下,大声嚷着:“店家快些拿酒菜来,我们弟兄几个不停赶路,都饿坏了!”

店家满面赔笑,不敢怠慢,急急捧了吃食过来,还真拿来一壶酒。

“几位大爷担待些,如今兵荒马乱,小店做生意也不容易……”

另一名汉子点头道:“史要我们弟兄几个好吃好喝,便不会为难你。”

店家松一口气,躬身立在一旁,小心侍候着。

黄芩却是压低声音道:“这几人是洪将军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