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即刻入宫,直奔李杨所在的乾清殿。新帝不过才听完刘幽球家人的话,一听见张伟这个羽林将军觐见,心里便对刘幽球的做法有几分感触,然而另一方面就有些芥蒂——这两个人一前一后,可不应该是碰巧啊。
虽然心有芥蒂,新帝也不会傻到现在去追究,于是乎遣散刘幽球的家人,问道:“爱卿怎么来了?”张伟酒已醒了,说起话来也利索不少:“皇上,宰相中有崔时、岑溪等人俱是广陵公主进用,其势不清,若不早谋,必成大患。如若不然,太上皇何以得安?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诛杀此贼!刘幽球献策,臣得皇上之命调遣禁军,必定视死如归,绝不后退!”
新帝听后,心中欣喜万分,打倒广陵大长公主是他日思夜想的事,如今有人提出,他当真欣喜,不过他脸上并没有显出什么,双眼闪着星芒,道:“张爱卿,此乃大事,需等时机成熟再动不迟,你可千万守口如瓶,不可泄露分毫。如果泄露,你我则有大事!”
皇帝李杨在宫内风平浪静两日,外面内侍又禀告道:“皇上,张伟将军求见。”皇帝一滞,站起来走到台前,挥袖道:“宣。”这个张伟,在这个非常时期,没什么事是应该不会进宫面见自己的……
张伟进殿之时,身上衣物凌乱,脸颊绯红,也看不清是急的热的还是喝酒喝的,眼神慌乱,皇帝一看便心里一下打鼓似的七上八下,问道:“爱卿,为何如此慌乱,发生了什么事?”
张伟一一道来:原来自从那日张伟离宫,便想要好好保守秘密。张伟天生为人好爽,爱结交豪杰,又喜欢喝酒,一次酒醉后便非常自豪的口吐狂言:“我和皇帝,预谋了一件大事……”随后竟然把和皇帝所谋之事和盘托出。醉酒时还不觉什么,可酒终有醒的时候,这酒一醒,张伟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刚才都说了啥?张伟短暂的懵了之后,就赶紧命人备马进宫。
“皇上,该怎么办呐?”
李杨也是被吓到了,这么大的事,说泄露就泄露出去了,如果被姑姑知道了,他还有什么好果子吃?
“我曾经对你千叮咛万嘱咐,为何你还是如此轻易的泄露出去?这才堪堪两日啊,张爱卿!”随即皇帝脸上挂上诡异的笑容:“既然是爱卿你先泄露了机密出去,那就别怪我不念情意!”
张伟还没有品味出其中的意思来,皇帝一个转身走到案前提笔大书片刻,急忙叫内侍送到太上皇李沐手里。随即皇帝用温和的语气对张伟说道:“爱卿,回府吧。”
张伟不知为何,却也没问缘由,行礼退出。皇帝看着张伟背影的目光,相当悠远绵长……
那张皇帝亲手写给太上皇的手书上,写着以下内容:儿臣即位以来,任用贤良,然今有刘幽球、张伟二人,实属奸佞,此二人意欲离间儿臣与姑姑。儿臣心惊不已,不敢擅自处理,请父皇裁度!
字虽寥寥,字字却足以要了刘幽球和张伟的命!
皇帝一个转身,就卖了对他忠心耿耿的野心家刘幽球和老实忠厚的张伟。但是,这无疑对他是有好处的:一来,自己坦白总比别人揭发要好;第二,自己先说,说的对自己有利的说辞!如果是别人给太上皇提起来,那肯定是说皇帝和大臣图谋不轨,想要谋害大功臣广陵大长公主啊,如果是自己说,那就是这两个大臣不是好种子,撺掇皇帝对大功臣广陵大长公主下手,挑拨皇上和广陵大长公主之间的感情。
如果能保住自己,那有才的人何愁没有?而且这是大事化小,对于刘幽球和张伟来说,也是会减轻罪责的。
而太上皇李沐看到这封手书,心里就明白了儿子的鬼把戏:如果不是你皇帝先有这个心思,手底下的人谁敢有这个心思?给谁几百个胆子,谁敢对如今威名赫赫的广陵大长公主起造反的念头!
太上皇多么精明的人,怎么会被皇帝这么一个不入流的小把戏迷惑眼睛呢?
皇帝为什么看不上广陵大长公主要对付她?那是因为她手里的权利!只有对付了广陵大长公主,皇帝才能专心致志的对付自己这个太上皇,好收回自己手里的权利!呵,自己才不过传位一月有余而已,皇帝就起了这个心思要对付自己,亏得自己还当初认为他会念及他的恩情呢!
可笑至极啊!自此开始,太上皇和广陵大长公主都开始更加注重对于手下大臣的把握。皇帝李杨虽然心有不甘,可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看似风平浪静的长安城,似乎天空翻卷的乌云终于淡去几分,隐隐透出一丝明亮,皇帝李杨站在乾清殿前,心情繁杂的看着长安城的上空,自从登基以来阴郁不止的俊美脸庞,露出一丝久违的决心和令人心疼的疲倦。
一日,皇帝正在处理奏折,有内侍进来道:“皇上,这是张越张大人从东都洛阳给您送来的的礼物,请您过目。”内侍伸出手,皇帝将视线落在那个长方体木盒上,心内竟然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
打开那木盒,入目竟然是一把寒光凛凛的刀!内侍颔首未曾看见,皇帝看到这把在炎炎夏日里都泛着寒芒的刀,精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看着那把刀又是
点头又是摇头。
张越为什么千里迢迢的从东都洛阳给皇帝寄这么一把刀到西京长安?皇帝已经明白了,前几日自己和大臣合谋密事虽然没有宣扬开来,但是却传了开来,张越虽然远在东都,也已经有所耳闻了。
只是广陵大长公主,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啊。
大长公主府,广陵大长公主经历空穴来风的皇帝巡边一事和皇帝与大臣合谋谋图自己的性命一事,广陵大长公主还怎么能坐的住,无动于衷呢?
只是,长安城中传闻太上皇欲让皇帝巡视边疆,乃是真事!然而后来事情却发生突变,太上皇下令,让皇帝在先天二年的八月去巡视边疆,虽然没有改变决定,可是却推迟了日子足足推后了几个月,这足以让广陵大长公主心中埋怨自己这个哥哥怎么办事就没有一次有定力的?
先天二年,六月。皇帝难得没有坐在乾清殿内,而是在御花园中凉亭坐着。在这之前,他收到三个人的信息,他们都在说一件事。
王居乾清殿进言、张越从东都洛阳邮了一把刀、崔日用乾清殿献策,他们的意思是让皇帝尽快解决广陵大长公主,并且不要惊动太上皇李沐。
崔日用以为皇帝总结工作为名,进京长安,在乾清殿进言说道:“广陵公主图谋不轨并非一日,皇上必须决断,否则广陵公主迟早必有动乱。依臣看,皇上先可搞定北衙禁军为己所用,再收缴广陵公主部下,此法可使太上皇不必惊吓。”
字虽寥寥,意却不浅:一,皇帝乃天子,乃得天命者,而“皇帝”这个身份,也是陛下您最能拿的出手的;二,先收军队,再除逆党,顺序不能乱!三,那就是太上皇李沐,这场政变,不能忽略太上皇,也不能惊动太上皇。
这三个闪光点隐藏在这番平淡无奇的政变的套路中,皇帝听出来了。皇帝听出来了,非常动心,渐渐的在六月,决定了要发动政变的决心!
是时候该做个了断了!
最终章(上) 巅峰对决
既然坚定了决心,皇帝李杨也不闲着,必定好好筹划己方优劣和彼方优劣,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皇帝哭笑不得的发现,自己那个方面都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