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之内,阎象与受伤了纪灵被押上来以后,陈旭即刻降阶而行,前去迎接两人。
“手下士卒不懂事,多有得罪,还请两位勿怪。”
话毕,陈旭亲自上前,将绑在两人身上的绳子解开。
纪灵虽然受伤被俘,但是对于殷勤的陈旭,仍旧没有什么好脸色。他冷哼了一声,说道:“败军之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阎象却是没有说话,他仔细打量了陈旭一阵,忽然问道:“时至今日,我尚且不明白,大将军为何会有这种胆量,敢以数千骑兵追击我等十数万大军?”
“象更不明白,大将军如何迅速击溃,那些被舍弃的八万袁军,而有余力前去追杀我等。”
“不知大将军,可愿为我解惑?”
阎象话音一落,文昭麾下诸将,全都将目光放在了陈旭身上。就连火爆脾气的纪灵,亦是如此。
当初攻破袁军营寨之后,轩辕关守军也都伤亡惨重,城内兵力更是捉襟见肘。与之相反,袁术虽然大败,仍旧有十万之众。
面对如此情形,哪怕贾诩、田丰也不认为,陈旭能够带领几千人马,大破袁军。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
这场追击战,陈军不但没有太大的损失,而且俘虏将近八万袁军。
就连袁术麾下大将纪灵、桥蕤,谋士阎象也都被俘虏。袁术、张勋等人之死,也与陈旭的追击不无关系。
如此辉煌的战果,甚至要远远超过,当日攻破袁军营寨一役。
虽然诸将对于八万袁军投降之事,隐约之间有些猜测,却也并不能确定。是以,在听到阎象的询问以后,众人心中都有些火热。
贾诩、田丰对视一眼,也都紧急盯住陈旭。
这一次能够大破袁军,陈旭本人的谋划居功至伟。至于他们这两个所谓的军师,却被陈旭本人掩盖了光芒。
“哈哈哈哈!”
陈旭大笑一声,道:“两位还是先坐下来休息,某这就为你二人解惑。”
阎象对纪灵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这才不急不缓的来到蒲团前面,跪坐下去。
见两人坐定,文昭脸上笑意更浓,他长跪而起,正色说道:“阎主薄的疑惑不外乎两点。”
“其一,我哪里来的胆量,以几千士卒追杀贵军数十万人马;其二,贵军为何在面对我方追兵之时,降者无数。”
说到这里,陈旭停顿了一下,而后缓缓说道:“阎主薄应该知晓,如今天下干旱连年,各个地方粮草缺乏极其严重,关中、并州亦是毫不例外。”
“若非如此,吾也不可能如此托大,以数万兵马,迎战袁公路三十万大军了。”
“并非陈某不愿尽起大军,与袁公路决一死战。而是境内的状况,根本不可能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前番吾用阴谋诡计,侥幸夺取贵军营寨,缴获粮草辎重无数。”
“然而,贵军人多势众,纵然一时失利,仍有十数万兵马。只要给袁公路充足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再次拉起,一支几十万的军队。”
“那个时候,必定再次兵祸连连,战乱不休。若是持续消耗下去,关中、并州的百姓又不知会被饿死几许。”
“正是深知这点,吾才不愿放虎归山,下定决心以数千骑兵追杀袁军。如此行事,并未鲁莽、狂妄,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说到这里,陈旭不由苦笑了两声。其余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诸将只看到了双方势力的悬殊,却没有想到,放任袁术带领大军离开的后果。
贾诩、田丰虽然想到了这点,但是他们终究乃是一介文士。两军对垒,出谋划策两人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论起行军打仗,临阵决策,以及个人的魄力,他们终究比不上陈旭。
若是没有这种孤注一掷的魄力,陈旭也不可能由一介黄巾首领,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打下如此大的基业。
阎象也为陈旭的魄力而感到震撼,他问道:“大将军难道就不怕我等反戈一击,留下那些前来追击的兵马么?”
这种话绝非妄言,袁军当时有十数万人马。这些纵然都是溃军,若是发起疯来,也不是区区六千骑兵就能够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