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甘露呈上笔墨纸砚,太子妃先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弘昇,告诉他当额娘的和京里二弟弘皙的近况,以及京中传过来一些有趣的八卦消息,最后让他别对当阿玛的事多嘴,站在康熙老爷子身边好生看着就行。写完后封好信,捻着信封,太子妃顿了一下,思考着是否该给太子写一封信。
这个念头只一闪而过,想到太子到现在都没有对那封情书有所表示,太子妃觉得自己不该太自作多情,免得以后太子得意猖狂,收拾起来麻烦。
“甘露,把信拿下去,让来人亲手交给大阿哥。”太子妃吩咐道,又让宁嬷嬷把前些日子让人缝制好的腕套拿出来,一并送过去。
宁嬷嬷应了声,才转身又想起来,问太子妃,“主子,太子爷那套可要一块送过去?”腕套是骑马狩猎常备之物,用于护手脚腕关节,随行的宫人们定会随时准备给主子们,但是太子妃亲自使人送过去,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太子妃现在哪有心情理太子,没准那位爷正忙着蝴蝶采蜜,有空去围猎才怪。又不能把这讽刺的话说出口,只好道,“随你。”
“是。”宁嬷嬷自动忽略主子的不情不愿,答应道就行动。
等甘露走没多久,就见端敬公主亲自过来太子妃安养的院子了。
端敬公主是康熙第五女,与太子同年出生,芳龄二十五,她还未出嫁时,便不似荣妃所出的荣宪公主那般受宠,出嫁之后,更没有留京的可能,抚恤蒙古,也长住蒙古。先不说蒙古王公贵族的生活能不能比得上京城,单说公主府冷冷清清,在太子妃来后半个月都不曾听说额附来见公主,就知道端敬公主那眉间忧愁是生活所迫。
“臣妹见过太子妃娘娘,娘娘吉祥。”端敬公主甚是守礼,虽然她比太子妃要大上两岁,但因太子这位二哥的身份,她反倒称臣妹,太子妃也只能随她。
“公主今儿怎么过来了?”太子妃也好奇问道,端敬公主性子温顺柔弱,即使自己住在她公主府上,她也只是照常问安,然后便安心待会自己的住处,并不曾像今日,似有事求人。
“二…二嫂,”端敬公主主动唤二嫂,听得太子妃越发奇怪,望着她示意继续说下去。
“是,是这样的,额附的二妹妹乌丹格格她……”端敬公主憋着话,脸很红,可见她并不想把后边的话说出口。
“乌丹格格?”太子妃微扬眉梢,巧了,不就是萝卜糕信里提到那个追太子追得很紧的大美人么,原来是端敬公主额附的妹妹。难不成端敬公主要来当说客,好让太子收了乌丹?“公主何意?”
端敬公主见太子妃催促,左右四顾了一下,太子妃会意,让服侍的人都退下后,她咬了咬唇,鼓起勇气,“二嫂,我没别的意思。是乌丹格格喜欢上太子,额附今日遣了人见我,想让我当说客。但是二嫂,我并不想,可我若不来求,额附他知道了,我……。”
“额附还敢打你不成?”太子妃把端敬公主的话接了下去,没想到端敬公主双眼通红,只差没落下泪来,可见是猜中了。
想到当初刚大婚的时候,太子也常想动手,但因为武力不及自己,方没吃亏,堂堂一个太子都这般,而端敬公主嫁的这个额附,在住进公主府的这些日子,使人在外打听,那恶名也是响当当的,打妻子的事肯定干得出。端敬公主柔柔弱弱,怎么可能是对手。